青少年道德教育材料之二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供报告员参考)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中央强调指出,必须认真执行这个纲要,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设与发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精神生活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风尚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无庸讳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种种道德失范,有些人甚至道德沦丧的现象,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担忧,迫切要求发展先进文化,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公民道德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培养社会公德是道德建设三个着力点之一,而社会公德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当我们的社会出现崇尚文明、讲求礼节、互助互让、扶危助困的良好氛围之后,我们就生活在团结友爱、心情舒畅的环境之中。 一、伟大的祖国是个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当黄河长江已经哺育出绚丽的纺织花朵、浇淬出锐利的宝剑的时候,泰晤士、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居民,还裹着树叶、拿着石制的武器,在慢慢的原始森林里徘徊”。历史的发展确实如此,无论是生铁的冶炼、青铜火鼎的铸造、丝绸的织就,以及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等的伟大发明,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辉煌。 辉煌的物质文明,必然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崇尚道德,强调做人和治国都要以道为宗,以德为本,讲究文明。其代表思想是2500多年前开始形成,在各个时期不断发展,在今天还要批判地继承的儒家学说。儒家的经典著作集中在“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等著作之中,它的中心思想是传播做人之道。孔夫子讲是“天道”,其实是讲人道,即做人的道理。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讲的“道”,核心是个“仁”字。什么是“仁”?子曰:“仁者,爱人。”即要关爱别人,不要只顾自己,而要互存、互助、互爱。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存、互助、互爱,那么家庭、国家和社会就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反之,不仁便不是人,则与禽兽无异。过去我们批判过地主老财残酷剥削农民,称之为“为富不仁”,像虎狼一样吃人,因此我们要起来革命,打倒他们。现在是不是也有“为富不仁”的呢?有的。这些人要是继续吃人,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为了“仁”,孔子强调要修身,他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就是说无论是天子还是一般百姓都一律以修身为根本。并且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什么?孔子说:“欲修身者,先正其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有爱别人的崇高道德。为了爱别人、爱国家,有时是要牺牲个人的利益的。到了汉朝,贾谊提出“国耳忘家,公而忘私”的要求。到了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些要求和名句至今为我们所提倡。要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不是只靠个人的瞑思苦想,而是要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看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都是要人们见到好人好事要努力向别人学习,向别人看齐;见到坏人坏事要借此反省,引以为戒。 当然,儒家的伦理道德不是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的,其中有不少封建糟粕。我们只能吸其精华,排其糟粕。要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给予总结,在总结中既反对虚无主义,否定一切;又反对兼收并蓄,肯定一切。 二、倡导文明,讲究礼貌要从具体事情做起 从本来意义上说,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礼貌是相对于粗野而言。提倡文明礼貌就是要求我们告别野蛮和粗野,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一、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要努力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切戒粗俗、轻浮、狂妄,更不能恶语伤人。毛主席给解放军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训令的形式公布于众。在“八项注意”中就有“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这三条都和文明的言行举止有关。现在有的人,不是口出狂言,就是口出脏话、野话,三句话中有两句带个“妈”字,令人听了要倒胃口。有些小伙子三五成群,勾肩搭背,浪迹街头,嬉笑怒骂,旁若无人。至于对青年妇女所谓“浪漫自由”的举动更为众人所唾骂。 第二、注意个人衣着装束的文明。衣着装束似乎是个人的私事,但它也和人的追求和修养有关,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品格情趣,气质风度,而且也对别人的美感有影响。当一个举止端庄、仪表从容的人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别人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别人乐意和他交往。所以一个人的衣着一定要做到整齐素雅、朴素大方、合体入时。正如著名哲学家笛卡儿所说,最美的衣服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装。有的人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不讲整洁,邋邋遢遢,使人望而生厌。特别是在夏天,有的人穿着背心,一身臭汗,在挤公共汽车或出现在公共场所,更使别人难以忍受。而另一些人盲目追求时髦,对衣着讲究雍容华贵,奢侈浪费,以求炫耀于人。更有些女士衣着越穿越短,越穿越紧,越穿越薄,招摇过市,令人侧目。我们认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衣着,要力求简朴大方,不要奇装异服,涂脂抹粉。再如,西方人把西服作为礼服,平时穿休闲服。而我们国人穿着皱巴巴的“西服”推车挖土,下地种田,真令人目瞪口呆。 第三、注意遵守公共秩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上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必须建立严格的公共秩序,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公共秩序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泛,如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在阅览室、在剧场不能高声喧哗,不能吸烟,手机要关闭。乘车船或去医院看病等要排队。要讲究公共卫生,不能随地吐痰,乱抛垃圾。参加集体活动和约见朋友要守时守约,不能无故迟到,等等。事实上在任何场合,政府或有关部门都已制定有行为规则的,问题是要大家自觉地遵守。偶尔违反了,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要用“你管不着”四个字把别人顶回去。最近,常州发生了一件让常州人都感到脸红的事,2月19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偕夫人钢琴演奏家、日本人濑田裕子在红星大剧院专场演出,但在观众中有小孩子吵闹,有大人说话,还有手机嘟嘟地响,极大地干扰了演员的演奏和其他听得入迷的观众。盛中国先生实在忍不住了,他的一曲《梁祝》奏毕,停了下来,以难以抑制的情绪说:“音乐是高雅艺术,需要静心欣赏,才能进入境界。但现在说话的声音太大了,尤其是低幼儿童。在北京是禁止1米2以下儿童入场的。我们演奏很辛苦,所以希望家长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实在不行就带着退场……”。盛先生这一番话使在座的每一个常州人为之汗颜。这种情况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还有养庞物尤其是养狗的问题,现在几乎成了公害。我们没有反对养狗,但我们提倡文明养狗。现在的宠狗大多成了野狗,在小区内到处拉屎撒尿。有位妇女还向别人夸耀她养的宠狗真懂事,从来不在家里拉屎撒尿。别人听了回敬她一句:狗是懂事了,但人不懂事,使她无地自容。对遵守公共秩序必须是自觉的,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在学校、在单位同在外面、在社区一致。有的孩子在学校是守规矩的,但回到社区就随便了。 第四、要尊重和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什么是弱势群体?就是那些需要更多帮助的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在公共交往中,男士对女士要礼让,年轻人对年长者要礼让,小朋友对大人要礼让,对残疾人更要动手去帮助。例如乘公共汽车让坐,把坐位让给老、弱、孕、残、孺是起码的社会文明。现在让坐的好人好事多起来了,雷锋叔叔多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但也有不少人我行我素,上车争先恐后,凭力气大往车上冲,上了车就抢坐位,抢到坐位就稳坐“钓鱼台”,什么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全不在他(她)的眼里。或则是闭目养神和扭头看车外风光,转移视线。更可恶的有位母亲带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儿乘车,她抢到了二个座位。但她的女儿看到一个老奶奶站着就让老奶奶坐,而这位母亲竟然不允许。孩子说,老奶奶年纪大了,我是个中学生,我要让她坐。这位母亲勃然大怒,当场打了她女儿一记耳光,还骂她的女儿“真不懂事”。是女儿不懂事还是母亲不懂事,大家不难作出判断。 第五,尊师重教。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吕氏春秋》一书就写道:“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富贫贱矣”。这句话意思是说,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为什么要尊重教师呢?是老师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给了我们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所以我们尊重老师的劳动,对老师要有礼貌,还要成为老师教学中的好帮手。讲到文明礼貌,我们不禁想起中国人民的楷模,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在任何场合,对待任何人,不管是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还是中国的一个普通百姓都是彬彬有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给他递一杯茶,他常常是站起来用双手去接并表示感谢。每到天阴下雨,路上有积水,他总是关照司机把车开慢一点,不要让汽车把雨水溅到旁边的行人身上。他的衣服很普通,甚至衬衣的袖口磨花了,但始终保持整洁,每一个扣子都扣好。他日理万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汽车上还批阅文件,是很累很累的,但他接见任何人表现出神采奕奕,热情友好,绝不给人疲惫劳累的感觉。所以外国人,从国家元首到普通记者,都把周恩来的形象作为中国人文明礼貌形象的代表。我们讲文明礼貌首先要向周总理学习。讲文明礼貌都是要从一些具体事情做起。事实上这些具体事要都做到也不容易。2008年北京市承办奥运会,北京市政府领导告诉市民,迎接奥运,不但要搞好北京市硬件设施,学习外语,更重要的要从文明礼貌做起,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上汽车不拥挤,排队不夹塞,给老人、小孩让坐等等。这些要求十分实际,又十分必要。 三、助人为乐是文明礼貌的升华 文明礼貌是处处尊重别人,助人为乐是乐于帮助别人。它是“成人之美”、“济人之难”、“慷慨仗义”、“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只有乐于助人,时时为他人着想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文明礼貌。一个“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人,一个主张“宁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的人,是不可能讲究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的。助人为乐就是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力所能及帮助。现在社会上普遍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就是助人为乐的一种好形式。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社会义务,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是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有人不想帮助别人,有人帮助了别人一下就以为了不起,要别人报答他,这都不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实质是古人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个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人还本着“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哲学,人心冷漠,见难不帮,见死不救。当别人发生困难甚至发生危难之时,围观者多,帮助者少,没有人伸出同情之手。看见他人发生纠纷,不是热情调解,化干戈壁玉帛,而是白看热闹。有人出了车祸,急需送医院救治,但来来往往的汽车没有停下来,甚至拦车也拦不住。深圳市有位康钦民先生,在今年年初三的晚上被几名歹徒捅了5刀,抢走了钱和手机,蹲在地下无法动弹。这时一位十八九的少女走过来,见他满身是血,急忙到路中间挥手叫路过的汽车停车,但好几辆汽车都没有停下来。这女孩一急就跪在马路中间,呼叫停车,十多辆车从她身边飞驰,没有停下来,后来终于有一辆出租车停在女孩的身边。女孩把康先生送到医院,帮康先生办了住院手续,悄悄地离开了医院。请比较一下美与丑的灵魂吧!那十几辆车的司机是见死不救,那女孩子却跪在马路中间请求他们去救一个素昧生平的人。康先生被抢救过来后告诉记者:“这几天我的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我做什么也无法报答她的一片真情厚意呀!通过这件事,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决定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样才不会辜负了这个可敬的小女孩。” 我们要像《志愿者之歌》这首歌词写的那样:“把你的手给我,让我做你的手杖,我们现在上路,携手走进生活;把你的手给我,让我做你的眼睛,我们看得很远,一起走向光明。” 最后说说助人为乐与见义勇为的关系。见义勇为就是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见义勇为是一个人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助人为乐的进一步升华。它比助人为乐更需要发扬无私无畏、英勇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慨和精神,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春节前夕,常州发生一起驾车撞人致死案件。唐某驾驶桑塔那汽车与驾驶摩托车的吴某发生纠纷,唐某和同车的两人打了吴某。旁观者中有位王老汉出来制止,但唐某欲驾车逃走,王老汉站在车前,不许唐某开走,而唐某在盛怒之下竟加大油门冲了上去,把王老汉撞倒。老人被急送广化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讲这件事,除了我们要学习老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外,还要大家在见义勇为时要讲究斗争策略。老人和孩子受能力所限,不应莽撞。如别人溺水了,你又不会游泳就不应冒险下水;山林或房子起火了,你不要一个人去扑救;肇事司机要逃跑了,你不要去拦车。对这些情况应赶快打电话向110或119报警,向120求助,向成年人报告,对肇事车辆的车号和车型记下来,把伤员急送医院抢救。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发扬光大。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