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丨新疆乡村医生走在“进阶”路上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11月17日,新疆第二医学院。张丽薇走出新疆第二届乡村医生技能竞赛的赛场,表情有些忐忑。她找到领队王茜,急切地问:“有道题我拿不准……”
      为了这场竞赛,她已备战半年。一摞厚厚的复习资料涵盖三大类60个项目,卷了边的书页上写满笔记。半年来,她频繁往返于哈密市中心医院、哈密市伊州区人民医院和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卫生院参加培训。每隔一两周便参与模拟考核。背理论、练操作,强化“肌肉记忆”,最终拿下个人赛第一名。
      张丽薇的成长,是新疆近7万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缩影。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激发基层医疗队伍活力。
      今年,取得乡村医生证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村医,每月财政补助分别涨到1000元和1500元。此外,还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收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入等,乡村医生待遇逐步提高。部分地州市通过将村医纳入职工养老保险落实“五险一金”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岗位吸引力。
      一系列支持政策转化为乡村医生提升专业能力的动力。
      张丽薇发现,村民的需求已从“治病”转向了“防病”,经常咨询检查结果和用药注意事项。从2024年起,她主动参加B超诊断技术培训,从腹部到甲状腺,逐步拓宽技能范围,“我希望自己多学一点,本事强一点,就能更好地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11月18日,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内,新疆第二届乡村医生技能竞赛团体赛正在紧张进行。
      “辖区内常住居民王某,68岁,在家测血压偏高、头晕,如何处置?”
      和田代表队的美合日妮萨·阿卜杜拉、海仁古丽·艾麦尔、阿孜古丽·买提尼亚孜迅速行动。一人扶住老人问诊,一人准备检查仪器,一人录入健康信息。3人配合默契,动作行云流水,处置过程忙而不乱。
      “十四五”期间,和田地区推进8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90家乡镇卫生院达标。建立统一的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共享中心,实现村级远程会诊全覆盖。通过上级医生下沉基层“师带徒”等措施,村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现在我们能处理的病症更多了,前来就诊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也更依赖我们了。”美合日妮萨是洛浦县多鲁镇哈勒瓦甫村卫生室村医,她说,通过比赛她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急救能力还要多学多练。”
      竞赛只是能力提升的一环。自2021年起,自治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基层。每年组织近3000名村医进行30天脱产集中轮训,重点提升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成效体现在数据上:我区每千名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从2010年的1.9人增至2024年的4.04人。
      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随着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扎实推进,村医学历提升计划的启动,我区基层卫生队伍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持续提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已成为队伍主体,乡村医生队伍的学历含金量稳步提升。
    但挑战仍在。
      “当前,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突出的短板仍然在基层。乡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与诊疗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汤梅坦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新疆也已明确路径,将以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系列项目,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全面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目标始终如一:为农牧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个个健康“守门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在这条“进阶”路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