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深化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当前,支付清算系统作为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已在各国金融领域得到广泛重视。加快建设我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建立完善统 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必要性
进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经历了十六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正在建设推广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已逐步在全国形成一个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为补充的支付清算体系,为深化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改革开创了新的局面。探索完善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道路,首先要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必要性。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城乡经济空前发展,企业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资金流量日益扩大。支付清算效率的高低,资金流转的快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迫切要求银行为其提供优质的支付清算服务。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有利于为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空前发展。金融市场交易资金量大、资金结算和清算的时效性强,需要银行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资金汇划和清算服务。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支持金融市场的资金清算;同时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
(三) 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职能的内在需要
实施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公开市场操作是当今各国中央银行运用的一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手段需要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有效支持,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同时,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共的支付清算平台,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有利于推动各银行的有序竞争,促进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现代化支付系统采取大额支付实时清算,小额支付净额清算等措施还有利于防范支付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二、当前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发展状况: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改进金融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2000年月10月人民银行党委决定,要调整定位,借鉴吸收,完善需求,加快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2002年10月8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首先在北京、武汉投产试运行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后,按照“先大后小,边建边用”的原则分批在全国推广运行。截止2003年12月1日,大额支付系统推广到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和深圳市,覆盖全国32个城市的18028个银行机构网点。2005年大额支付系统继续建设推广,到目前为止,支付网络已进一步延伸到各地市61569个金融机构网点,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业务量大幅攀升,从山西省支付业务运行情况来看,日均来往帐业务由原来的4000笔增长到1,2000笔,金额由6400万元增长到1300亿元,而每笔业务汇划时间不超过60秒,极大地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
存在问题:
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支付清算体系逐步形成,产生了显著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支付系统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组织机构不够科学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有两级处理中心,即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城市处理中心(CCPC)。国家处理中心设在人民银行总行,由清算总中心负责管理维护,城市处理中心设在各省(区)省会城市人民银行清算分中心,全省的支付业务都要经城市处理中心处理转发。因此各省清算中心处在重要的节点位置。但各省清算中心定位一直不够明确,多数只是隶属于营业部的一个清算科或支付岗,对大额支付系统“业务集中到省”的工作造成管理、协调上的困难和尴尬,无法真正落实“谁运行,谁管理”的原则,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2、运行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以来,还未针对其业务处理特点及时制定完整的业务操作规程和系统维护办法,对参与大额支付系统的各参与者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进行督促和制约,使得支付系统的运行管理存在漏洞。同时由于体制和认识上原因,只把城市处理中心当作一个孤立的系统,甚至把它混同于各参与网点,不利于清算中心与各参与机构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就不能在系统运行发生问题时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启动应急方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3、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连接各银行机构和相关业务系统,支撑各种支付工具的应用,支持范围广,处理的业务种类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但是就目前体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多清算中心在人员配置方面不如人意,人员不够稳定,技术力量严重缺乏,有些城市数据处理中心由于人员少,岗位调配不合理,出现一人多岗现象,既是系统管理员又是系统操作员,同时还兼业务主管,集多种口令于一身,极易造成大额支付系统运行风险。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和完善支付清算系统
(一) 以科学的机制创新为动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发展迅猛,大额支付系统自投产以来已平稳运行两年多,小额支付系统也已紧锣密鼓进入测试和试运行阶段。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反作用于生产力。面对支付系统取得的重大进展,我们应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理顺体制,给予各省(区)市清算中心在组织管理方面以合理定位,统一模式,使其担负起省内支付系统运行管理的职责。这样有利于清算总中心的垂直领导,也有利于人民银行对各支付系统参与者的协调和管理,从而确保支付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以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切实履行央行职责
周小川行长在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银行作为支付系统的组织者、支付服务的管理者和社会资金的最终清算者,要统筹研究制定我国支付体系的改革发展规划,加快支付系统建设,逐步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支付体系,确保支付体系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因此,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协调下,连接各家商业银行行内系统,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依托的全国支付清算体系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而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所需财力、物力巨大。中国人民银行要担负起协调改革的重任,制定周密详尽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各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其实施的必要性,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不能计较眼前的得失,要从人力、财力上予以通力配合。同时,统筹兼顾,根据各地实际,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系统联结范围。
(三)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支付清算队伍建设
人才是社会发展最贵的资源,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支付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有一支能吃苦肯钻研的队伍来精心维护和管理。无论业务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实践和平日点点滴滴的积累来不断提高自己对系统的熟悉和认知程度,不断提高自己对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保证人员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加强支付清算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