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牟敏)11月11日,在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开发部(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正对“人工智能+”在招投标场景的应用进行研究。“人工智能+”能在标书评审环节对标书关键信息进行智能检索,助力招投标环节的评审更加高效、更加公正。
近年来,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数据工程、北斗应用及地理信息等业务,全面开展技术攻关,构建全链条、全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生态圈。
日前,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的“十四五”第五批(2025年)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位列其中。
包括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内,今年高新区(新市区)新增9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新增数量的40.9%。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企业技术中心不仅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核心大脑”,还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人才集聚的核心抓手。高新区(新市区)始终坚持“创新引领、聚焦产业、强化服务、政策赋能”的培育模式,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目前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占全市比例为36.36%。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邱斌介绍,20多年来,公司深耕电力行业数字化建设领域,在统筹基础资源、数据资源、业务资源、平台资源方面沉淀积累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基于技术融合共享向前端业务赋能,高质量助力新疆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截至目前,公司获得专利授权68项、软件著作权167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32项、取得自治区科技成果10项。累计主持和参与2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7项团体标准制定。
作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原集体企业中唯一一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公司为电网公司数字化建设、生产方式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科研成果处处长孙开宁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推进构建一个“数据驱动、开放协同”的创新管理系统。在高效运行方面,将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通专业壁垒,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顺畅协作。在智能支撑方面,则推进“人工智能+创新管理”,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趋势。在生态协同方面,会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生态,推进“人工智能+创新管理”,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趋势。同时,推动内外资源互补共享,形成覆盖“研发—示范—推广”的创新链条,持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中心是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此次上榜的9家企业技术中心聚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及特色产业,既能攻克传统产业技术难题助其转型,也能为新兴产业筑牢技术根基。
高新区(新市区)积极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库,分层分类培育体系,还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的方式强化产学研协同。
高新区(新市区)工信局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夏迪亚·肖吾开提说,该区56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与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且在技术突破、集群壮大等方面释放出强劲带动效应。后续他们将逐年扩大认定覆盖面,重点培育自治区级梯队,力争3年内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还将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稳步提升,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并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协同网络,每年促成不少于2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