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11月7日,由自治区科协主办的第十二期“眼界”讲堂在新疆科协会堂举行,特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元明作专题报告。张元明表示,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已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张元明在《科学家精神支撑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中介绍,第三次新疆科考聚焦水土平衡与水资源安全,系统开展资源、生态与环境本底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加速退缩趋势,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关键区域实证;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得到进一步揭示,为流域生态保护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阿雅克库木湖已确认为新疆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反映出区域水生态系统的显著演变。
尤为重要的是,本次科考构建的“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与大数据平台,初步实现了全疆生态环境的高精度、长时序动态监测,为区域绿色发展与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张元明说。作为干旱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张元明长期致力于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研究。
讲座现场,张元明结合自身在极端环境中的野外考察经历,生动讲述了科研人员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坚韧品格,这种精神支撑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疆广袤土地上持续耕耘,为国家生态安全与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他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投身科学研究,在服务边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自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自治区科协将继续搭建高水准学术交流平台,邀请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前沿动态,为新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
来自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2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