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已生产绿氢约13000吨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从2023年6月投产以来的770多天里,我们已生产约13000吨绿氢。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把绿氢产业链条串起来,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8月6日,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氢能项目管理专家方虎对参加“古韵龟兹 丝路库车”媒体行活动的记者说。
  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由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产业链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生产流程,项目运行中开发完成了万吨级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创新成果,已申报专利及专有技术10余项。
  一项项专利及专有技术,一项项新课题及新规划,支撑引领着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延链补链强链,进而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年产绿氢能力2万吨,项目“绿氢工厂”生产的氢气经进一步纯化后,加压输送至6公里外的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替代天然气制氢。“绿氢工厂”现有生产线如果满负荷生产且被消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相当于植树约30万棵。
  方虎介绍,为了提高绿氢消纳量,增加天然气添氢新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民用天然气掺氢技术上进行探索,如今已有约500吨绿氢掺入民用天然气中。下一步,公司计划建设汽车天然气加氢母站,把氢气输送到相关加油站,并和附近的氢能及气体岛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合作,让更多绿氢应用到经济民生领域中。
  在把光伏绿电变成绿氢过程中,电解制氢工艺同时产生氧气,满负荷生产后年产氧量将达16万吨。企业的专家团队经过调研发现,随着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每年工业氧气用量在10万吨以上,把制氢过程中伴生的氧气加工成液态氧,将给南疆工业氧气用户带来很大便利。
  作为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今年,新疆着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陆续到“绿氢工厂”参观学习。
  面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科创的目光不仅聚焦上游光伏发电、中游制氢、下游用氢的绿氢炼化产业链上,还投向更宽广的领域。
  “我们还计划建设大规模电解槽示范基地,提供专业化实证平台,带动新疆电解槽生产。同时,成立氢能利用实验室,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将积累的技术经验充分发挥出来,推进氢能领域新兴产业发展。”方虎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