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 12月15日晚,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成果展示活动在新疆艺术剧院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出席活动。
活动中,柯尔克孜达斯坦《玛纳斯与阿勒曼别特的兄弟情缘》、冬不拉弹唱《黑走马》、群舞《阿拉木汗的婚礼》、打击乐合奏《生生不息》等优秀节目现场展演,反响热烈。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于8月20日启动,以民间音乐、舞蹈、曲艺节目展演遴选为主要形式,搭设民间大舞台532个,动员新疆民间艺术爱好者2万余名,累计开展文艺活动1668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超220万人次。
按照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并重原则,经过三轮评选,最终从2588个民间艺术节目中遴选出30个最具新疆民间艺术特色、广受群众喜爱、易于推广普及的优秀节目。展示活动现场,为6个优秀民间曲艺节目、12个优秀民间音乐节目、12个优秀民间舞蹈节目和10个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活动在《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欢快歌声中落下帷幕。2025年,将组织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赴全国各地巡演。
王国和、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巴图、李震国等出席活动。(新疆日报记者张艳芳)
继续阅读
百花齐放春满园
女呼麦表演《黑走马》、民间舞蹈表演《阿拉木汗的婚礼》、打击乐合奏《生生不息》……12月15日晚,在“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成果展示活动现场,新疆民间艺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他们以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方式奏响相亲相爱的民间艺术新乐章。
当音乐响起,帅气的小伙和美丽的姑娘踏歌起舞。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文化馆选送的优秀民间舞蹈《阿拉木汗的婚礼》,将一场民间婚俗秀呈现在观众面前,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姑娘小伙们时而逗趣、时而斗舞,演员们极富张力的表演,感染着现场的观众,仿佛将众人带入了那热闹的场景。当舞者手中的挂毯翻转,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跃然而上,大红的喜字、寓意美好的“连年有余”,惹得观众拍手叫好!
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指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馆、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演奏的原创组合打击乐《生生不息》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生不息》匠心独运,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打击乐与新疆地区特有打击乐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有机融合,在艺术呈现上,既生动鲜活、情感深沉,又在粗犷豪放中透露着舒缓细腻。
作为《生生不息》的主创人员之一,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源说,排练过程中,大家手中的鼓棒断了一根又一根,手上的血泡起了一个又一个,最终实现了从打击乐素人到合格娴熟演奏员的蝶变,以情怀和担当、汗水和泪水,在排练场和赛场上,打出了振奋人心的“胡杨精神”“兵团精神”。
“太震撼人心了,新疆真不愧为‘歌舞之乡’!”来自四川攀枝花的王俣钦直呼精彩。
阿依尼格尔·阿不都沙拉木是来自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文化馆的一名舞蹈演员,在首届新疆民间艺术季,她和队员们赴基层演出,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们进行了交流。
“很荣幸结识了非常多的优秀民间艺人,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增长了见识,打开了思路,未来我会在民间舞蹈的路上继续扎根发展,跳出更多优秀作品。”阿依尼格尔·阿不都沙拉木说。
“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民间艺术季让更多观众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艺术演出,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疆各族群众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为新疆的文化事业注入新活力。”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旭国说。(全媒体记者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