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索蓉芝报道)7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我区已指导125家食品生产企业,在肉制品、糕点、饮料等食品大类的130个产品中减少使用食品添加剂,“减量减品种”(以下简称“双减”)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当前,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民众对减少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呼声渐高,市场健康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前不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食品生产环节开展食品添加剂减量减品种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事前评估工作模式,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双减”产品配方评估,力求3年内实现食品添加剂“能不用则不用、能减少则减少、能替代则替代”的目标。
根据《方案》部署,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摸清全疆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种底数、建立“双减”工作清单的基础上,选择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哈密市作为试点,分阶段推广实施工作要求,确保每年推动一批企业实施“双减”。
为推进《方案》落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企业包联帮扶机制,按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管理等级、“双减”实施难易程度,由区、地、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分层级包联;成立食品添加剂“双减”行动配方评估专家组,通过体系检查、飞行检查、调研指导等方式协助各地开展成效评估;鼓励企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开展产品配方评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依托智慧监管系统主动报告自查发现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风险并及时处置。
目前,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积极开展GB2760标准培训、企业调研、清单建立、倡议发布和深化宣传等工作。自治区食安办通过举办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重点围绕“双减”工作实务开展培训,旨在提升监管效能,指导企业规范操作。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综合评定风险管理等级、组织专家技术帮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部门协作推荐优质产品等多项举措,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引导更多食品生产企业主动实施“双减”,稳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将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监管,依法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并鼓励社会各界加强监督,消费者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反映相关违法线索,共同守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