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大植物园成为干旱区生物资源宝库

来源:中国新疆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网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梁乐)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通过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伊犁植物园两个园区,线上线下结合举办多场活动,唤起更多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眼下,位于新源县阿勒玛勒镇的伊犁植物园里风景如画。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园区邀请了附近学校的师生代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游览园区,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功能。同时,园区还通过直播的方式呈现“云上植物园”,吸引广大网友参观参与。
  据了解,伊犁植物园已建成野生果树就地保育区、野生果树迁地保育区、观赏花卉园、药用植物园、果树种质资源圃等专类园区,面积达3000多亩。一个独具特色、景观优美,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植物园已初步建成。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伊犁植物园主任管开云介绍,植物园对濒危的植物采取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从而保护大量的植物种类及其基因,而且通过植物园环境的人工营造,增加了植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生活在植物园中的其他野生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从而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博士康晓珊通过线上直播,为大家介绍了沙拐枣等特色荒漠植物。
  据了解,建园多年来,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已成为中亚荒漠植物资源(物种、基因)储备库、我国荒漠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引种荒漠植物500余种,基本涵盖了中亚荒漠植物区系主要成分类群,已成为中亚地区荒漠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荒漠特殊种质资源储备库。
  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采取积极行动,重点开展了中亚干旱区抗逆生物资源的收集与保育,系统集成干旱区保育原理及技术体系,提出我国干旱区“一库两园”构想,已建成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和伊犁植物园。通过两园互补、全方位覆盖干旱区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类型,实现关键物种、珍稀濒危物种、特殊基因物种、药用植物、观赏花卉、作物近缘种等的迁地保育,成为干旱区种质资源的活体保育基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