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刘翔报道)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片片新绿在天山南北延展开来。
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即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如今,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已进行到第五期。该工程建设范围覆盖全疆94个县(市、区),规划10年(2011年—2020年)造林封育285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封育1024.1万亩,全疆森林覆盖率由4.02%提高到4.87%。
加强防沙治沙 牢筑生态屏障
每天晚饭过后,岳普湖县居民克尤木 · 吐逊都喜欢到县城的东城区散步。这片昔日光秃秃的戈壁滩,今日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6月25日,克尤木 · 吐逊说:“以前这片荒滩里零零星星地就住着几户人家,村庄周围黄沙漫漫,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推进,这里的环境变化真是令人惊讶。”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吐尔逊 · 托乎提说,“防沙治沙是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所以在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工程建设与防沙治沙紧密结合起来,把工程优先安排在生态比较脆弱、灾害类型突出、经过治理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地方。”
当前,新疆人工绿洲面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万多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虽然沙化土地面积仍在扩展,但已由2009年以前的每年扩展82.8平方公里缩减为目前的每年扩展73.4平方公里。
吐尔逊 · 托乎提表示,新疆平原天然林封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对于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要实行以封为主,“封、造、飞”相结合的造林方式,力争每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造林总面积200万亩,保持森林面积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防沙治沙的进程。
密织农田林网 夯实生态基础
6月26日上午,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尔克斯克村的一处田地中,村民依明 · 巴拉提正卖力地干着农活。田地周围,一棵棵大树犹如一个个卫士,守护着这片位于沙漠边缘的土地。
“有这层层防护林把田地与村庄包围起来,就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风沙糟蹋庄稼了。”依明 · 巴拉提笑着说。自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新疆坚持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以实现农田林网化为目标,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作为保障农牧业稳产丰收的战略措施来抓,使新疆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自治区林业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徐洪星表示,目前新疆已有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区7000多万亩耕地中的95%受到林网保护,全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在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一个以农田防护林、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已初步形成,为自治区农牧业连年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高农田林网化建设水平,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南疆、东疆、北疆农田林网化建设。”徐洪星说。
发展林业产业 释放生态红利
吐鲁番的葡萄、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喀什的石榴、和田的红枣……在这个季节,新疆“大果盘”正向国内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水果。
新疆瓜果之所以能飘香全国,与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思路密不可分。
“实践告诉我们,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徐洪星说,“基于此,我们将林业重点工程与发展特色林果业结合起来,培育新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2000年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迅猛发展,林果面积以每年百万亩以上的速度快速扩张。目前,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已达1900多万亩,总产量750万吨,总产值530亿元。南疆三地州林果业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在一些林果业重点县,林果业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0%。
此外,由于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五期工程的实施,更加注重与培育林业产业相联接,新疆多地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林业产业基地,催生了一批涉林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更为可贵的是,和田地区大力发展沙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种植红柳大芸治理沙漠、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之路。通过人工种植红柳大芸,不仅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每亩地还可产大芸150公斤以上,实现亩收入1500至20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