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胡旭阳 摄影报道
4月3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成都市医保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成都市“三医”协同与治理政策新闻通气会。此前,三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方案》《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工作制度》《成都市“三医”协同事项清单》系列政策文件,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三医”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着力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支付与医疗服务价格不匹配、药价虚高、监管协同不足等问题。
开放35%门诊号源和25%床位至基层 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体改政研处处长丁凯表示,为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市卫生健康委将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向基层开放35%门诊号源和25%床位资源,优化群众就医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减少候诊时间和奔波。同时,加快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入。
针对行业乱象,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将开展非法医美、非法代孕专项整治,完善医疗机构“三监管”机制的事前预警和事中处置功能,并联合多部门推进医保基金违法违规行为三年专项整治,通过监管资源整合与信息互通强化,构建长效监督体系。
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消除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创新技术的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医保部门将医保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国谈、集采的落实落地,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监管制度改革,提升基金使用效能,有效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我们将按床日付费管理的精神类、慢病、老年病、安宁疗护等费用纳入床日点数法付费管理,探索将康复病例纳入床日点数法付费管理。”成都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毛勇全说。
此外,在支付方面,成都医保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医保结算、考核、监管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建立特例单议机制,消除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创新技术的后顾之忧;设置中医加成指数,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实现全市诊所药品安全检查全覆盖
近三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抽检成都市生产的国家药品集采中标品种328批,按现行药品质量标准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合格率100%。2025年,我们将按照省药监局下达的抽检计划,继续将集采药品作为重点抽检品种,纳入成都市药品抽检工作方案。
在“三医”监督管理协同方面,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处副处长张军表示,2025年,将按照省药监局下达的抽检计划,将集采药品作为重点抽检品种,纳入成都市药品抽检工作方案。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今年实现全市8000多家诊所药品安全检查全覆盖,通过检查,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群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