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共同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计划用3年时间,推出四大行动12项措施,加快培育广西数字人才。
高校专业加“数”前进
什么是数字人才?举这些例子你或许就能明白: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布局建设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门寻找网络系统安全漏洞的信息安全测试员;能熟练使用各种AI工具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他们都属于数字技术人才。
本次广西印发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壮大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例如动态优化调整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数字领域专业建设。
高校作为培育数字青年人才后备力量的“源头活水”,将强化软件、微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信息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应用学科建设,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大数据工程、金融科技等数字经济新兴专业,将数字技术融入现有专业,推动数字知识、技能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同时,加快建设数字领域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增列数字领域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统筹“双一流”建设资金支持数字经济相关学科发展。
硬核支持创新创业
在促进数字人才创新创业上,实施方案给出了一系列硬核支持。例如支持数字领域小微企业、数字人才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实施方案还计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吸引人工智能企业、初创公司和研发机构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吸引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专家和团队,入驻园区的初创公司可按自治区和当地创业孵化基地规定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并在税收、贷款等方面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实施方案提出,要畅通数字人才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渠道。支持高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高层次数字人才按规定兼职,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数字领域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兼职创新、在职和离岗创办企业。支持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师岗位,优先聘请取得数字类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数字技术人员担任。
同时,完善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例如事业单位可在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制定和完善高层次数字人才管理办法及薪酬分配办法,鼓励事业单位参考人才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数字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单独核定、台账管理,不列入、不占用单位绩效工资指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数字人才特点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12项措施加快培育数字人才
(一)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二)壮大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
(三)培育数字青年人才后备力量。
(四)打造数字经济“产学研”载体平台。
(五)提升数字人才服务产业能力。
(六)支持促进数字人才创新创业。
(七)举办数字技术技能竞赛活动。
(八)深化拓展面向东盟的数字人才交流合作。
(九)完善数字人才引进机制。
(十)创新数字人才评价机制。
(十一)优化数字人才流动机制。
(十二)健全数字人才激励机制。
来源:广西云-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