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讲“惩罚艺术”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惩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惩罚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惩罚常常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痛苦和羞愧,从而起到教育导引作用。适当、适度的惩罚对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心理素质功不可没。
    但是,惩罚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心理脆弱,许多是从小在家长的溺爱、呵护下长大,听惯了表扬、奉承,缺乏应有的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一个比喻非常形象——“蛋壳心态”。
    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应该进行批评教育。但是现实中的一些学生因受到一点批评、惩罚就采取出走、报复、自杀等行为以对抗老师,对此班主任老师常常心有余悸,对学生的过错不知如何是好,陷入矛盾状态。甚至有时为了怕打击学生,而采取放纵的态度,现在的学生有时也拿这个“威胁”老师。于是,对犯了过错的学生,班主任常常采用两个极端的处置方法,有的班主任只是一味惩罚;有的班主任害怕学生出走,于是放任不管,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妥的。
   其实,惩罚能否作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正向教育功能,避免负面效应,取决于班主任能否巧妙地掌握运用惩罚艺术,即创造性地运用惩罚手段。在惩罚学生时,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事求是  分析原因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切忌感情冲动,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而应首先冷静地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惩罚,如何惩罚。我们常常看到,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往往在非常激动的状态下惩罚学生,而对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或知之不全或知之不深,制造了“冤假错案”还浑然不知。显然这样的惩罚不但不能教育、帮助学生,往往还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时上课把握不好尺度,课堂的纪律就要相对差一些,甚至有时过了头而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对此,我建立了班干部和同学互相监督的制度。丁期将班干部的记录和同学的记录反映上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也不急于批评,而是想先听他们的解释,经证实确实是在讨论问题的,我会告诉他们要注意讨论的时间和分寸,这样,即不大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懂得有张有弛,学会约束自己。如果确实是违反了课堂纪律,我也会耐心的听他们解释,然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也会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对此,学生们都能接受,并且真的改正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相信他们能自治的。所以,在我们班经常会会听到这样一句流行语:“再给她一次机会吧!”
    二、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受惩罚
    中小学生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如有的学生把别的同学尊敬老师说成“拍马”,把一些同学违反纪律说成“勇敢”。有的学生明明犯了错误,自己却认为个人的行为没什么过错。这时如果班主任进行批评惩处,他们会认为老师是故意找碴而拒绝接受批评,严重的会和教师顶撞起来。因此,班主任在惩罚学生的时候,必须讲清道理,使犯错误的学生对教师的处理口服心服。惩罚必须让受罚者心悦诚服,这样才能使其从内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目的。
    三、把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运用
    表扬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评时又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这样学生会认为班主任处理事情公正、客观,因此从内心更加敬重、信任班主任,也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帮助。有的班主任在惩罚学生时,往往只把着眼点落在学生的错误本身,很少能跳出消极的思维定势,看到错误背后隐藏着的闪光点,例如从一个爱打架的孩子身上看到他的正义感,从一个爱捣蛋的孩子身上看到他的创造性。
    四、惩罚必须及时
    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处理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意义也不大。班主任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不能听之任之,等到学生的错误行为造成危害后,再来“揭伤疤”、“算总帐”,这样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五、惩罚学生要对事不对人
    惩罚是否定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否定学生本人。要把惩罚限制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就事论事,如不准旷课、不准打人等,避免“我讨厌你”等伤害性语言,更不允许出现侮辱学生人格的惩罚行为。据报载,某校一名班主任,在没查明是哪位学生丢弃一塑料袋而影响本班在卫生检查中的得分时,一气之下,竟剪碎塑料袋,强令全班学生分而吞之。此举一出,一片哗然,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这种有辱学生人格的惩罚行为,是班主任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非但对教育学生无益,反而十分有害。
    六、惩罚要做到寓教于罚
    对犯错误的学生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她能改正缺点,所以有时对方错误的学生不要穷追猛打,有时“春风细雨”远比“疾风暴雨”要好得多。教育学家陶行知又一个“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有一天陶校长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让他在办公室等候。陶回到办公室见那男生已经在等候。于是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建立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于是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动手打人。“陶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了,在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面对违反纪律的学生,陶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历数了他在整个过程中的数个闪光点,
    充分尊重了学生。没有批评和斥责,也没有先让学生写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却产生了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当我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应该首先考虑到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护。切不可动辄穷追猛打、“痛打落水狗”将他们逼上绝路。联想起近几年上演的一出出因教育方式不当而引发的校园悲剧,哪一幕不是与此相关呢?因此,对学生的惩罚一定要慎重,因为惩罚本身不是目的。
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讲究惩罚的艺术,那么惩罚的确是帮助学生克服和杜绝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我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平时班主任老师的感情投资,经常和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这样,在学生犯错你批评他的时候他更容易接受,而且更能体会到你是在帮助他。
在工作中我坚持上述的这些原则,实际的效果也很好。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我批评他而对我有怨气,相反有时他们犯了错会主动来找我谈,甚至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他们不便于求助同学或家长的时候,他们会首先想到我,我用对他们的尊重赢得了他们对我的信任。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惩罚运用得当,既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