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公文写作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按照机关党委布置的任务,我把自己近年来从事文字工作的一些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次汇报。由于我的水平不高,认知有限,讲的不一定符合大家的实际,也难以达到领导的要求,如有不妥之外,还请各位批评和指正。写材料和做其它工作差不多,叫个人谈怎样把工作做好,也是很难的一件事。特别是文字材料,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里面的道理很多。在座的各位,在写作方面都均有建树,因此,借此机会,也希望在座的同志们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在这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写材料摸索出来的一些套路,谈点个人从事文字工作后的一些体会。
我觉得要写好材料,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收集资料。
“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只有掌握大量情况,心中有数,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写出有一定份量的作品。因此,我个人认为,文字材料要想写的不吃力、不费劲,平时就要多下功夫,注意多看、多听、多留意,多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领导意图,以及本部门的情况、所属单位的情况和横向单位的情况,尽可能多地捕捉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虽然这些话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陈旧,好像是一种例行的套话,但我认为道理不旧。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们来讲,收集资料是必需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从写作的角度看,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酝酿和思考的过程。我在xx工作的时候,xx书记曾经讲过这样的观点,他说,“写文章,特别是写一些理论文章,必须要看你所涉及的这个领域,人家已经研究深入到什么地步,如果你想阐述的观点,都是别人说过的,甚至过时的,就很难发表。即使媒体发表了,看的人也会觉得你的整个观点是在拾人牙慧,没有多大的新鲜感,文章本身也就失去了借鉴意义。”我认为,xx书记的这个观点是对的。平时注意资料的收集,既有助于掌握最前沿的东西,更有助于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文章的新鲜感。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切身地感到,材料观点的独特、内容的新颖,往往是打动人、吸引人的关键。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世界上除了古董和朋友以外,都是新的好。”我想,这种观点虽然看似有失偏颇,但不乏一定的道理。特别对文字材料而言,更有其借鉴的意义。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只有做到思想新、观点新、事例新,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令人耳目一新,才能让大家从心里往外愿意接受它。如果一份材料,通篇都是老生常谈、老调重弹,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和要求的。
在给xx写的《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讲座》时,就遇到这一问题。去年,xx用过这份材料,很多干部也亲耳聆听过。今年,领导要求把这份材料在充实一下,给党校新开班的中青年干部再讲一回。接到这个任务,我认为这个材料不能作简单地处理,如果在去年原稿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地修修补补,随便动几下,再送给领导,是很难达到领导要求和预期效果的。虽然时间才过去一年,但毕竟很多东西已经时过境迁。要完成好领导交给的这个任务,我感觉,内容上应该加些新鲜的元素。所以,在保持基本观点不变的基础上,内容较去年的稿子,有了一些新的变动,加入了一些新鲜的事例。这些新鲜的事例和活的事例,除了自己通过书本看到的之外,还有一些是干部处的同志,根据近年来,我市中青年干部在心里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些具体事例。有了这些鲜活的素材作支撑,大家听了,觉得很生动、很形象、不陌生,因此,领导的讲话了就产生了很强的教育作用和指导意义。
其实,部里的很多领导和同事,都注意到了资料收集的重要性,也都有个习惯,喜欢把看到的一些好的资料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所遇到的活儿,要求时间很急,因此准备工作难以做到充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写起东西,往往有捉襟见肘之感。
2004年底,我被抽调到市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从事文字综合。因为平时没有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刚开始的时候,懵懵懂懂,手足无措。什么是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心里并不是很清楚。而且,那时我也刚到部里不久,对全市的党的建设这方面的情况,也是不甚了了,不很清楚。写材料最忌讳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本身就不明白,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叫别人明白呢?因此,最初的阶段,感到脑子很累,身体也很疲倦,写东西费劲吃力。后来,我把中央和省委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以及试点地区的一些经验材料,包括“三讲”、“农村学教”等方面的材料,都拿过来,从头到尾地看,翻来覆去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上级的精神吃透了,基层单位的情况熟悉了,应该掌握的一些问题也了解了,所以工作起来就觉得比开始时顺手些。
有了这段工作的经历,我体会,材料要写得厚实,让看材料、听材料的人觉得是那么回事,信息量的掌握是第一位的。而掌握更多的信息,关键是要做好“看”和“听”的环节:通过“看”,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资料;通过“听”,或者两者并用,进行调查研究,以收集活的素材。当然,“看”和“听”,不是单纯地看一眼半眼,也不是简单地听一下半下,而是用心看,用脑听。
在知识爆炸、网络迅速普及的时代,对收集和阅读文字材料方面,大家不难做到。难做到的是第二个方面,收集活的素材,也就是搞好调查研究。很多同志看过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共有七章,其中最后一章,就专门讲到“调查的技术”。具体怎样搞好调查研究,领袖和专家们都介绍的很详实具体了,在这里,我只想通过我亲身的经历,谈谈收集活的素材的重要性。
2005年,大概在3、4月左右,市里请来几个新华社的记者,想把我市老工业基地和弱势群体存在的实际困难,以新华社内参的形式反映上去,让上边了解抚顺的困难,争取中央的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当时,市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研究室。我记得,我跟xx主任去友谊宾馆领完任务,已经是中午了,而这个材料要求第二天上午交稿,时间很紧迫。回来之后,xx主任让我们办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叫我们分头打电话,把就业局、计划发展局、公安局、民政局、社保局以及社区等单位,凡是想得到的,跟这项工作粘上边儿的都请来,拉提纲,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当时,对xx主任的这个决定,我还不太理解。觉得时间很紧,当务之急,是赶快收集些文字方面的资料。不收集相关文字方面的资料,去找那么多人了解情况,能有多大用处?时间不全耽搁了吗?事实证明,桂华主任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通过座谈,我们确实了解了很多我市弱势群一些体鲜为人知的事例,而且也被这些困难群众所遇到的问题深深的打动,觉得有必要,也有义务把我市的实际情况反映上去。因此,在写这个材料的时候,感到笔下有东西可写,而且是带着感情去写,觉得写不好,对不起抚顺的老百姓,对不起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
我记得,材料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四个不起”,有病看不起、孩子上学供不起、有业就不起、想活活不起。第二部分是“五个无能为力”,解决低保无能为力、发放养老金无能为力、保障稳定就业无能为力、群众互助无能为力、企业并轨破产无能为力,第三部分是“三高”,离婚案件高发、抢劫偷盗案件高发、信访案件高发,第四部分是五项建议。前三部分,其实都可以划入到一个体系,而后一部分,可以成为单独一体。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当初给这个稿子定调子的时候,主要是想突出抚顺当时面临的困境。把这个调子定的重一点,更突出一些,能够使这个材料能够显得更厚重一些、生动一些、感人一些,以便引起上级领导的更多的重视和同情,从而给予抚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份材料,由xx主任、xx、xx和我各把一摊,最后由xx主任穿稿,干了一宿,第二天按时交了稿。新华社记者看了很满意,也很吃惊,把这份稿子及时报了上去,使中央的领导对我市的情况有了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为今后的棚改和大乙烯工程落户我市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方面,谋篇布局。
有人讲,写材料就像搞建筑,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确实是这样。资料收集全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收集来的资料,在脑子里好好过一下,分分类、排排队,弄清楚这些资料哪些有用,哪些用处不大;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说明本质的,哪些是说明现象的;哪些是新鲜的,哪些是陈旧的。通过把这些材料掰开、揉碎,认真地分析琢磨,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当详写,哪些应当略写?在脑子里就会有个大致的轮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捶路子、拉提纲。我上边提到的给新华社写的内参,调子为什么那么定,为什么分成四个部分,本身也是谋篇布局的过程。
小为部长以前讲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递进式,像调研报告、经验介绍、问题分析等等,大多数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并列式,就是写事,既可以独立成篇,又可以合在一起,通讯、纪实等一类的稿件,大多数采用这种模式;三是混合式,就是递进式中有并列式,并列式中有递进式,采用这模式的,有工作汇报、工作总结和评论等。
还的同志从材料的主体部分划分,分为板块式、自然式、提纲式。
板块式,即分为几个板块。比如,每年组织工作会议的部长讲话,可以分为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等若干个板块,其中,干部工作又可分为干部管理、思想政治建设、干部监督以及培训等,基层组织建设分为农村党建、社区党建、企业非公党建、机关党建,等等;自然式,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提纲式,即像列提纲那样,在一篇讲话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
我体会,文章无论采用什么模式,在谋篇构思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选好角度,主题突出,条理清晰,准确体现领导的意图。
选好角度,就是看问题、分析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入手,而是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转一转,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最适合、最恰如其分的切入点。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描写,往往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理感受。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在同一时间,一起浏览秦淮河,一起感受秦淮河,并以同一个题目为题材,写出了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虽然我们不能与那些文学大家相比,但在如何选角度方面,很多同志,包括我,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亲身体会。去年,我给高湾经济开发区写过一篇经验材料。由于高湾在招商引资等很多工作上,走在了全市的前面,所以,在此之前,很多同志都替高湾宣传过、报道过。比如,2006年,全市评选十个红旗党委的时候,基层组织处的xxx,就为高湾党委撰写过一个经验材料。xxx的材料分为三个部分,从目标、巨变、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了高湾这几年发生的变化,以及党组织在这其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可以说,xxx的这个材料写得非常棒,非常好,该说的、该写的,都弄得差不多了。领导让我再写一次,我觉得很难。因为事还是那些事,情况还是那些情况,如果写不好,就很容易与别人写出来的东西重复。所以,要把这个经验写出来,同时与前边同志写的不一样,让人没有似曾相识之感,我觉得,就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和评价高湾的各项工作。
写这个稿子,我选择了新闻纪实的手法,而xxx用的是经验介绍,所以在体裁上首先有所区别。前言部分,介绍了高湾这几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接下来主体,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高湾的前身,目的是向读者交待一下高湾人所取得成功的不易,以及在困难面前,他们的执着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第二部分,笔墨重点放在了高湾领导班子如何盘活国有资产,把包袱变成了财富。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几个具体的故事,为大家介绍高湾人是怎样把八方客商招来的。第四部分,通过描述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例,让读者了解、体会,高湾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巨变。结尾处,从原管委会主任xx的视角,对高湾的未来作了一下展望,以突出高湾人的壮志雄心。这个稿子,虽然写得很一般,但我觉得,与以往记者所写的稿子相比,包括与xxx写的经验相比,还是很大区别的,有与他们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这里,我也把它作为了一个例子。
主题突出,就是所写的东西,都要围绕中心议题来写,与中心议题无关的东西不要写。如果把材料不加取舍地简单堆砌在一起,什么都写,白菜萝卜一锅煮,听材料或看材料的人,就会感觉材料里面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什么事都亮了个相,什么事又都没有亮好相。这种撒胡椒盐式的面面俱到,往往显得材料组织的比较散、比较碎,特点不突出。
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领导让我在《抚顺日报》撰写几篇评论,其中,有一个题目叫做《整改一定要让群众满意》。当时,我把这个材料主要分成四个部分,一是整改的重点,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二是整改的内容,要与群众见面;三是整改的过程,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整改的结果,要向群众公布。这个材料,虽然文字上的要求不是很长,但我感觉主题还比较非常突出和鲜明的,基本上都是围绕“群众满意”这四个字来进行的,所以领导看了之后也比较满意。
条理清晰,就是文章的框架安排要有逻辑性,前后照应,支脉相承,上下内容不冲突、不矛盾,让看材料、听材料的人,很容易弄清楚,你想说什么,重点在哪里。达到这个要求,文章每个部分,以及各部分内部的几层意思,就要注意排列的顺序,体现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次,或由大到小,由近及远,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分层递进,顺序推理,或由虚到实,使整个论述思路清晰,环环紧扣,具有强烈的内在逻辑力量。
前年,我到某个单位考核他们申报红旗党委的准备工作。可能是时间仓促了点,或者是想让上级,对他们的工作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内容相互穿插,分不清主次。某项工作本来在前面已经单独提过了,可在后面的部分又作了介绍,让听人后,觉得他们的工作与其它单位差不多,没有自己的特色。后来,这个单位的领导让我给提点建议。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他们做的工作,按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我帮他们又重新推了个路子,拉了个提纲。他们听了这个建议,认为这个提纲比较符合企业的实际,也欣然接受了。
另外,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晰,还要注意做到有层次性。材料有写给人看的,也有写给人听的。我个人感觉,给人看的,材料的层次可以稍多些,但以三层以下为佳;给人听的,尽量要少些,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层次,以两个层次为宜。现在,很多同志写材料,往往是大题目套小题目,小题目套子题目,子题目下再有个题目,用完大写的一二三四,再用小写的阿拉伯数字,不够用,划个括号,再不够用,就把洋字码中大写的ABCD和小写的abcd也请出来。虽然写的人觉得很清楚,但让看的人,尤其是让听的人摸不着头绪,抓不住重点,感觉不顺畅,容易听乱套。尤其是撰写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材料,在构思时,一定要注意扒层不能太多。
体现领导的意图,这就是说,要站在领导的高度,按领导的想法和习惯把事情阐述明白。我们的很多材料都是为领导服务的,包括领导讲话、工作汇报,以及以领导名义撰写的理论文章、经验研讨,等等。我觉得,写出来的东西,要符合领导的口味,真正成为表达领导思想、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文采的载体,就必须把握领导者的思想内涵、决策取向、思维特征、性格特点,以及领导者的语言特色,包括讲话的习惯、节奏和习惯用语,等等。
比如,在先教办期间,我们的一些材料都是为原市委xxx书记服务的。x书记讲话的风格短促、有力,关注的都是涉及全市长远发展的大事。在这些大事之中,谁排在第一位,在介绍问题的时候谁该着重笔墨,对材料的谋篇布局非常重要。这个问题只有搞清楚了,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初,我们认为抚顺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是如何转型的问题,因为x书记来抚顺工作不久,市委就提出了“两大一小”的战略目标。后来我们发现,随着棚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个目标转移了。因为x书记在批评某个同志对棚改问题不重视时,说了一句话,“没有政治敏感性”,所以,我们及时转过弯来,认为x书记关注的全市第一号问题,就是棚改,以及由棚改而衍生出来的抚顺面临的困难,抚顺的发展、群众的就业,和干部的精神状态,等等。所以,我们在先教办期间为x书记写材料,无论是全市的动员讲话,还是向中央及省委督导组的工作汇报,都是尽量以x书记的语气,从市委书记的视野,着重阐述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但时间长、次数多了,我们想,总按这一个套路走,领导会不会觉得腻歪,所以有一回,我们就换了一个角度和顺序,可x书记在汇报中还是按原来固定的套路和模式。于是,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为领导服务,一定要有领导的意识,特别是领导认准的东西不要轻易变动,动就一定要有更高、更好的角度。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即使变了,领导还会给你再改过来。因为领导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待这个问题,总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想法,所以我们为领导写材料,一定要有领导的意识,努力成为领导肚子里的蛔虫,按照领导的思维意识去想问题、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关起门来当书记、当部长。
第三个方面,制作标题。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之所以把制作标题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列出来,就是因为我觉得给文章起个好听的名字,不仅很必要,而且也很重要。正如有的同志所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实践也证明,在写好标题的环节上,多花些功夫,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2006年,我们评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优秀征文。其中有一篇征文获得了三等奖,题目叫做《清茶略苦,真水无香》。虽然它的内容不见得比其他人写得好,但单从标题而言,这个题目起的确实不错。制作标题这个环节,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在写作中最难把握好的。因此,我与大家也有相同的感觉,给文章起个好听的名字不易,起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名字更难。
文章的标题要起得准确、生动、形象,能够准确概括和支撑所要反映的内容,做到言约意丰、简洁有力,我理解,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善于概括。将材料内容中最为具体的事实、内容和思想,以凝练的语言,运用归纳概括或者点面结合的方法,写进标题,往往会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新宾的xxx部长,在撰写有关煤科总院抚顺分院救护中心主任,xxx同志先进事迹的材料中,根据xxx同志从事科研攻关工作的辛苦、干工作专挑硬骨头的专研精神、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事业成功的甘甜,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攻关路上的苦辣酸甜》,让人看后,让人觉得题目起得既形象、贴切,又赋予了人物丰富的思想内涵。再比如,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仅题目新颖,而且作者把文章所要阐述的内容,用这15个字进行了高度地概括,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
二是多用动词。运用动词制作题目,首先会触动人的感观,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感觉上有变化。比如,x部长写的通讯《小甘河上踏浪人》。一个“踏”字,让人初见就觉得题目起得与众不同,很新鲜。看过内容后,进而会感到这个“踏”字,把赵景顺同志不畏艰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风采也给勾勒出来了。再比如,在2004年的《抚顺党建》上,刊登的一篇有关东洲区万新街道馨苑社区党支部书记xxx香的先进事迹,题目叫做《我以我心唤众心,我以我行带从行》。“唤”和“带”两个动词,不仅使人觉得题目很新颖,而且也写出了xxx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内心精神世界。
三是蕴涵哲理。现在,大家都喜欢看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这类文章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很多都在题目上动了脑筋,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比如,《抚顺党建》转登的一些这类文章。《跌倒的地方也风景》、《聪明都未必成功》、《态度是另一种能力》等等。当初,领导让我们把类文章编进来,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受到一些启迪,得到一些帮助。另外,《抚顺党建》每期刊登的xxx书记的一些随笔,《绝望于希望中生辉》、《逆境成就人生》、《君子以让人为上策》,等等,所拟的题目绝大多数也是采取了这种方式。
四是引用古文。从古至今,诗词歌赋、对联等古代文学备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其语言凝练,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感与韵律美,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社会现象,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上个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有篇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题目的出处,就是出自《尚书》中的一段话。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可能记得不那么清晰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两句话却让人记忆忧新。再比如,x部长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征文,《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也是从王维的一首诗,《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中摘录来的。用古文诗词做题目,虽然悦人眼目,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一,要尽可能引用那些读者所熟知的诗词佳句,防止用冷僻的诗句而使人费解;其二,切忌运用那些被人已经广泛、反复使用的诗句;其三,要自然“化”入,不要勉强硬凑,以“诗”害意。
以上提及的这几个方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把文章的标题起好、起得生动,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我想,好的标题,都应该是反映事实、标新立异和形象生动的代名词。达到这种出神入化、意味无穷的境界,除了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多想、多练、多推敲之外,还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标题产生应有的效果。
第四个方面,行文造句。
任何东西都要有卖点,有市场,文章也是如此。一篇具有广泛影响力、吸引力,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好文章,让人振奋,使人愉快;相反,一段内容空洞、拖沓冗长、干瘪乏味的文字,则让人昏昏欲睡,使人心烦。因此,文章的内容要引人入胜,就应该像散文、随笔一样,有意境之美、思想之美、音韵之美、词章之美。或许有的同志认为,机关之类的文字材料绝大多数是公文,只要做到准确、规范、实用就可以了。但我是这么想的,作为表达思想、阐明主张、传递信息、指明要义的主要载体,公文要让大多数的人愿意看,让大多数的人能够懂,让大多数的人愿意自觉办,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的要求就应该更高一些。如果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数人不喜欢看,不愿看,或看不懂,公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还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作品,也并非都是出自专事文学创作的诗人作家之手,倒是有不少是出自思想家、史学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的笔下。比如,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魏征的《谏唐太宗十思疏》,等等,都是我们今天公文一类性质的千古名篇。再比如,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本来是一篇大会的闭幕词,《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篇悼词,但他老人家却挥洒自如地写成了让我们百读不厌的美文佳作。
文章要被领导所认可,为绝大多数的同志们所接受,根据自己这些年的理解,我认为,主要应该朝这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语言精确。机关的文字材料,是一种非常讲究精确性的语言,因为其使用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接受作者的影响,而且是对对方行为有强制性的影响。要使这种影响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意思的表达高度精确。比如,“差强人意”这个词,经常被我们采用,它的本意是指大体上还过得去,较为满意,是个褒义词,但常常被有些同志认为是贬义词,误用为“不太行”、“不能令人满意”。某某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差强人意,等等。再比如,“阑珊”这个词。以前,东洲的一位同事在写过的文章里,有过这样一句话,“夜色阑珊,华灯初上”,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夜晚的景色,冷眼一看,大家都觉得意境挺美。但细一琢磨,就发现了问题。有位老同志看后,说“夜色阑珊”与“华灯初上”自相矛盾。“阑珊”指的是零落,减少。天都快亮了,灯才刚刚点上,不是写的人有毛病,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有毛病。
用词做到恰当、准确,我觉得主要在两方面使劲。一方面,勤积累。我是这样做的,平时休息,没事的时候,常常翻翻《唐诗》、《宋词》、《成语典故》之类的书籍;另一方面,别怕麻烦,遇到拿不准的字和词,一定要查查辞典,或者再想想,请周围的同志看看,还有没有第二个字比这个字更好、更贴切。
二是朴实易懂。文章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要让人接受,就必须要让大多数人看得懂。晋代有首歌谣:“大马死,小马饿;高山崩,石自破。”虽然是古人写的,但是内容却浅白易懂,很容易让人悟出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唐代诗人王维有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当中也没有一个让我们看不懂、听不懂的字,而作者所表述的一种田园意境,却像一幅画一样,清晰地投入到我们的眼帘。现在,有些同志,也包括我,在行文造句上,喜欢用新颖时髦的词,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示出来,结果让大家看后,觉得云山雾罩,莫名其妙。
去年,市委评选十个村党支部书记标兵,在给其中一个书记写颁奖词时,我用过“筚路蓝缕”这句成语,来形容这位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创业精神,后来,xx主任给划掉了,认为这个词比较冷僻,在这个场合用不合适,很多人会搞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觉得,x主任的想法是对的。写文章必须要分场合,看对象,你这个材料主要是讲给谁的,让谁看的,在什么样的场合条件上用,应该事先心里有数。在某些时候,需要阳春白雪,用词就应该更讲究一些、更精致一些;在某些场合,需要下里巴人,用词就应该更通俗一些、更直白一些,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光低头不抬头,这份材料虽然花费的功夫很大,心血很多,但没有做到适应不同的人群对象,文章可能会让有的同志觉得是在无的放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部里提倡文字材料“写实口语化”,我是这么理解的。“写实”,就是文字材料要用事实说话,让主题从客观的事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能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性的内容。通过大量的细节和过程的叙述,做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使别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口语化”,就是言简意赅、通俗亲切,且可以被耳朵迅速接受的语言。因此,文章要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其内在的价值,就必须向“写实口语化”的要求靠近,这样才能让人感到不抽象、不空洞,使人听得进、读得懂,进而去接受、去信服。
三是语言生动。运用朴实的语言,并不等于说大白话,好的文章,它的语言是朴实的,也应该是生动的。“文章”这两个字,西周以前原指彩色花纹,南北朝齐梁以后,有了“小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流水皆文章”的说法,这说明文章本身还是需要有一点文采的。古人讲,“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写出的文字,要让看的人爱不释手,听人的聚精会神,而不是让人觉得语言乏味,像个瘪三,就一定要在驾驭语言能力上下功夫。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要丰富自己的语言,首先要注意多看些古代的诗词歌赋。现在我们用的一些时髦词汇,其实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来的。比如,“携手同行”这个词,就是从《诗经》中借用过来的,“风雨其凉,雨雪其旁,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再比如,“与时俱进”这个充满动感、变化的词句,可以在《易经》中找到它的影子,“终日干干,与时偕行”,等等。如果我们平时有心,也可以从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创造一些词。比如,唐代杜牧《秋夕》中有句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就完全可以抽出一个形容秋天夜晚景色的词汇,“夜凉如水”。
其次,培养自己的语感。学习外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人强调语感的重要性。我认为,要全面地掌握、驾驭公文,也必须像重视学外语一样,重视我们母语,汉语语感的培养。在写作的过程中,除了在内容上力求准确之外,还应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能力,考虑音律上的和谐与优美。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家沈约,曾经把语言声音的规律概括为一句话,“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意思是平仄声要交替使用,一句话都是平声或仄声,一顺边,是很难让人觉得有美感,引起大家共鸣的。当然,语言中的音韵是一门学问。对我们来说,像古人作诗所要求的那样,严格地掌握平仄规律是很难的。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这个方向靠拢,在音调上下足功夫,尽量做到合辙压韵,这样读起来也同样琅琅上口。比如,“某某单位的经验写得形象、生动,让人看了不头痛”这句话,“象”、“动”、“痛”发音都是音节中的第四声,虽然都属于仄声,但放在了一起,反而会让人听后觉得很和谐、很有动感。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训练自己的耳朵,培养语感。我体会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以读为本。如古人说的那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来体验写出的句子是否好读,是否琅琅上口;另一方面,以看为辅。除了欣赏古典诗词歌赋外,还要多看些现代老作家的作品,老舍、孙犁、汪曾琪,等等,以及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一些重要著作。现在,有些同志特别是年轻一点的同志,不喜欢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重要著作,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不好看,不好读。其实不是这样的。现代语言大师胡适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认为中国共产党里白话文写的最好的还是毛泽东。对于这个评价,我认为是准确的。毛泽东同志所写的一些著名篇章,我是经常拿来学习的。把毛选中的名篇反复地看,反复地比较,反复地学习,对于我们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同志是很有益处的。通过学习,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常识,而且也会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白话文的认识。同时也会发现,毛泽东同志,包括以上这些老作家,他们在汉字音节的运用上,是很讲究的。他们的作品,不仅通俗好读,而且文字精练、浅白,非常符合部里倡导的写实口语化的要求。
另外,还要注意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语言中的营养。比如,x部长在2004年部机关总结会上讲的,“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xxx部长常说的,“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谁的孩子谁抱,谁的事谁干”,等等,我认为,是很生动的语言,也是很有生命力的语言,它们都是从群众语言中提炼汲取来的。
四是详略得当。文章与书法绘画一样,是一门艺术,所以也应当讲究文白相间,有密有疏。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相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写文章要详略得当。做到详略得当,首先要弄清楚对象,这份材料是写给谁的。如果是写给上级的,比如,工作汇报、经验介绍,就要了解和把握好上级的意图,找准兴奋点,看准闪光点。上边对什么工作感兴趣,想听些什么;本部门的工作,什么做的更出色,是别人所没有的,心里一定要有数。上级感兴趣的,应该让上边知道的,就要多下笔墨,上级不感兴趣的,工作较为一般化的,就要惜墨如金。
我在先教办工作的时候,因为与下面的同志找交道的次数比较多,面接触的比较广,所以对这方面感触很深。有时想了解下边的某些工作情况,发下通知,基层有些同志马上就报送上来,挺快,也很厚实。可是仔细一看,材料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讲不到点子上。不需要的,写了一大堆,想了解的,只写了一丁点儿,有时甚至一丁点儿也没有。给他打电话,把要求向他重新述说一下,请他再写一下。这位同志答应的挺好,挺爽快,可没用上半个小时,又重邮箱里发过来了。一看,不错,有变化,前后位置给调换了一下,中间个别字给变动了几个。没有办法,只好打电话,从头到尾地追问,边问,我们再边作记录。
由于有了以上的工作经历,和心里所承受的感觉,所以我在写汇报的时候,特别注意时间、场合、写作的对象,以及上级具体的要求,同时也细心揣摩要听汇报领导的心理。比如,今年3月中下旬,省委组织部的x部长要听我市的工作汇报。因为x部长到我省履职不久,而且长时间在国家人事部工作,对我市的组织工作的情况了解的不多。所以,在向x部长汇报的材料中,我把干部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上,把考察的内容、信息的采集、不足用语的评价,以及考评结果的自动汇总、即时比较,作了详实细致的介绍。同时,干部交流工作、监督工作、培训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也随之纳入到这里,作了一一阐述。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农村工作,着重介绍了“三向培养”工程,把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具体措施、目前的成果,向领导作了说明;社区工作,主要依托社区党员之家,把我市在抓党员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凝党员魂、聚党员力、暖党员心”的具体作法,以及全面加强棚改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作了重点汇报。人才工作方面,我市整合人才工作体系、培养壮大实用型人才的亮点,也都展示给了省委领导。通过对我市这些独一无二的、具有鲜明特色工作,着重笔墨地加以渲染,使唐军部长对抚顺组织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客观和鲜活的认识。
做到详略得当,还要注意分清主次。文章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而有的同志却常常主次颠倒。一份材料,问题提出来了,但却没有做好对问题的研究。光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上,没有提出应有的对策,我想,这对文章而言,是一种极大的缺憾。这好比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每一个步骤都有,都比较到位,但就是没有配药,或者说药配的不准、不全,就不能说这位医生把工作干完了,干好了。每年年初,一些基层的同志都要向研究室报送一些课题。可以说,很多课题写的不错,把存在的问题、现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上级的政策,以及下步的指导都说清了,很详细,浓墨重染,占了整个文章的绝大部分。但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问题提出来了,却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点到为止,稀墨如金,没有深入地分析研究下去,有的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我认为,这与文章本身的要求是不符的,是一种轻重倒置。一篇文章,指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才是完整的,才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回答和反映。如果光提出问题,而不注重解决问题,说明对这个问题研究的不透,需要进一步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的不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如果硬拉弓,也只能是在放空箭,做无用功。所以,我以为,有些时候,东西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写。当然,不硬写,并不是不去写,而是在大量地占有材料,认真地分析问题,搞清事物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再拿起笔来去写。
五是说自己的话。现在,有的同志讲,电脑越来越先进了,网络也越来越普及了,而人的大脑却相对褪化了。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我们写材料,包括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查资料。正如我在第一部分,所提到的那样,查资料本身没有错,也很必要,但个别同志却陷入了误区。把资料下载下来,没有经过消化吸收,而是七拼八凑,生搬硬套。乍一看,让人觉得不错,但仔细瞅瞅,里边的话没有一句是他自己的。
唐朝有个叫李义府的人,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一位大臣,曾经做过“吏部尚书”和“中书令”,是成语笑里藏刀的原型。虽然他的人品不怎么样,但在当时却是才华横溢的一位名土。他曾经作过一首五言诗: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态,好取洛川归。作为同一个朝代的人,河北冀县有个叫张怀庆的官吏,把这首诗整篇照抄,只是在每句前硬添两个字: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态,来时好取洛川归。他把五言改成七言,就算是自己的创作了。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成语典故,“生吞活剥”。
“生吞活剥”不仅古而有之,而且现在也时常发生。我在基层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在先教办学习、实践过,看到有些同志,不是写材料,而是拼材料。写材料不敢说自己的话,对于用自己的话写东西感到很打怵,所以一写材料就条件反射,开始七拼八凑。就好像下厨房做饭菜一样,有些同志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煎、炒、烹、炸、炖上,而是喜欢不费时、不费力的冷热拼盘。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不消化、不吸收,简单地改改,处理处理就算完事。还有的,喜欢直接在电脑上进行粘贴,把人家的东西从头到脚全拿过来,结果连标点符号都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一点专利权都没有。
“文章最忌百家衣”。文字材料,是写出来的,不是拼凑成的,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和堆砌。别人写的东西,我们加以借鉴,借鉴的是人家的观点,以启发我们的思路,拓展我们的思维。如果别人写的一些东西,我们确实需要拿过来,也要进行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把它的意思表达出来。我觉得,一个写手,在材料写作上,随人俯仰、毫无个性、说不出自己话,形成不了自己风格,也是一种遗憾。
另外,就是注意运用好标点符号。说实话,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有的同志不怎么太重视。一句话,从头至尾,30多个字,甚至40几个字,中间没有符号间隔,让看的人费劲,读的人吃力。虽然从语法上讲,这么写没错,也符合要求,但我认为,写出材料要让人觉得舒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说话的习惯。对任何人来讲,一口气说那么多的字,中间没有停顿,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了,也会感觉很难受、很别扭。特别是给领导写材料、写汇报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材料中的很多话写得过长,让领导读得难受,那么这个材料肯定是不成功的。我非常喜欢读老舍、孙犁、汪增琪等老作家的作品。这些老作家写的东西,每句话都不是很长,但读起来很有味,我想,这与这些老作家能够熟练、恰当地运用好标点符号,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五个方面,修改润色。
材料,写到了这个环节,也就进入了收官阶段。按专家的解释,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字词句等进行再加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结构更加完整,线索更加分明。所谓润色,就是对文章的字和词句进行装饰,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很多文字大家写文章喜欢打腹稿,讲究一气呵成,但我做不到。就我自己而言,很多情况下,每篇文章至少要改五、六遍。第一稿与最后的定稿相比,差别很大,大概能有40%左右的差别。虽然文章的框架立起来了,但里边的肉经过填填补补之后,文章的整个内容与最初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文章的修改润色阶段,其实就是对文章行文造句的再重复。
刚才提到了,有的同志写文章,不喜欢用笔,喜欢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感觉用这种方式弊端很多。主要有两点:首先,在电脑上写材料,翻页不方便,前后衔接容易出现问题;其次,想好的内容和词汇,当时可能觉得用不上,删去了,可是后来又觉得有用,想起来再用,找不着了,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认为,写材料能用书写的方式,尽量先用书写的方式写出来。在此基础上,会打字的同志,尽量自己打字,因为自己打字,本身也是一个再思考和修改润色的过程。
文字的整改润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自己改。初稿出来以后,自己先看几遍,最好是读出声,读不下去,就会发现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比如,各部分分论点脱离了主题,段落中的内容没有围绕分论点来写,个别语言运用不妥、不准确,等等。如果稿子要求的不是很急,还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先把它放一天或几天,过后再把它拿出来,进行修改、润色。自己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狠、手狠。与主要内容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地方,即使这部分的内容写得再好好,也要硬下心肠,把那些无用的字句,甚至整段话也要删下去。这样做,往往能够使主题更加突出,观点更加鲜明,条理更加清晰。
二是请周围的同事改。自己写的东西,自己挑毛病,容易受局限。特别是文字量很多、篇幅很长的材料,大家可能都有这方面的体会,稿子看来看去、读来读去,时间一长,脑子容易发麻、发木,因而惯性思维就会左右自己的意识。有时候,明明稿子上漏掉了两个字,可在自己的意识里,那两个字还是在格子里。按x部长讲的,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所以,稿子出来之后,请周围的同志看看,有助于减少文字上的漏洞。
另外,稿子多请几个人看看,参谋一下,往往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6年2月,新华社记者要篇我市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在春节期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报道。刚开始,我起的题目叫《传统佳节过大年》,后来请先教办的同志看。当时,文国也在先教办,他给改了一个字,叫《传统佳节过“新”年》。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题目的内涵不一样了,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是请熟悉了解情况的同志改。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写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反映情况的综合性材料,很可能会涉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和业务,要把事情写明白,除了在事前要看懂、搞清基础材料外,在事后还要把写好的初稿,请熟悉情况的同志过目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提法和纰漏的地方。这样做,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比如,在撰写我市弱势群体困难的调研报告中,里面涉及的一些低保户方面的内容,我们怕写的不明白,让人存在疑义,第二天一早儿,就请民政局的领导,过来把涉及他们工作的情况,再请他们看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提法。而这些同志也非常负责,细心地指出了几处文章中提法不妥的地方,从而确保了稿子的质量。
另外,请同志们帮助看看,也有助于做好文字材料的校正工作。因为个别一、两个地方出现错误,往往会冲淡文章的整体效果,而我们百分之百的努力,也会在这些不大起眼的疏忽中,付之东流。
四是请领导改。材料体现没体现领导的意图,达没达到领导的要求,最后还要由领导裁定。2006年,以市委名义命名张金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范党支部书记”的决定的这篇稿子,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这个稿子下的气力很多。这份材料前后拿到x部长那有三次,前两次x部长看后不太满意,认为张金柱身上一些闪光的东西还没有完全纳入进去,后来我按x部长的意思又憋了一宿,第二天又给x部长送过去,可x部长出门了,所以在电话里,把这个稿子从头到尾念了一遍,x部长听了,说“行,给报社送过去吧”,这个稿子才算交了差。因此,材料行不行,一定要请领导把关。领导看完,原则上同意了,或者指出几个需要调整的地方,按照要求改完了,这才能说材料大体上可以了。
以上是我到组织部工作后,写材料所悟出来的一些体会,有些地方不一定对,也不到位,仅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