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郭玲)9月19日,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新疆茶博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品牌茶企、专业采购商,以及广大茶文化爱好者齐聚乌鲁木齐,共品佳茗、共赏雅器、共谋茶业,开启一场融合传统与创新、连接丝路与世界的茶文化“盛宴”。
2025新疆茶博会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设置政府展团区、全国名茶区、茶器美学区、紫砂区、港澳台及国际展区等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我国茶产业丰富生态与深厚文化。
陕西安康富硒茶、广东英德红茶、贵州绿茶、广西苍梧六堡茶、张家界莓茶等政府展团强势助阵;中茶紫阳、七彩云南、郑莲英、春晓、世和饮、叶尔羌等茶企品牌荟萃亮相;新疆本地特色茶品玫瑰花茶、沙棘茶、新疆奶茶、罗布麻茶等也集中展示。
在张家界莓茶展区,莓茶推荐官覃玉兰穿着传统服饰,边唱“敬茶歌”边为观众端上一盏莓茶。
张家界莓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礼介绍,一斤莓茶需要采摘1.7万多个翠绿的一芽二叶,经过采摘、挑选、摊青、揉捻、渥堆等21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茶器美学区汇聚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龙泉青瓷、德化白瓷等传统名器,迂墨、运增窑、启迪钧瓷等茶器创新品牌惊艳登场,展现古今交融的器物美学,满足茶器收藏与消费需求。
紫砂艺人张余娟带来了多件作品,将紫砂技艺与象形花器结合,作品更具生命力。她说:“来新疆参加茶博会,通过讲解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紫砂,喜爱紫砂。”
开展首日,茶爱好者徐丽雅品尝了多种茶味,还购买了茶壶、茶杯、茶宠等,收获满满。“我和家人都爱喝茶,茶如同米盐一般不可或缺,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传承更要发扬。”徐丽雅说。
本届茶博会文化体验活动十分丰富,在“丝路茶融·天山玉露”茶文化展区,以沉浸式场景引领观众穿越千年丝路,探寻茶叶贸易历史与制茶技艺传承。观众不仅可品鉴名茶、参与闻香识茶互动,还可扫码领取喜欢的茶类卡片盖章打卡,真正实现可观、可感、可品的茶文化之旅。
茶博会主办方、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杨文明介绍,本届茶博会致力于搭建集产销对接、品牌推广与文化交融于一体的高效平台。将与各方继续携手,充分借助茶博会这一平台,整合产业资源、创新办展机制、加速成果转化,为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继续阅读
茶叶新品竞相推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25新疆茶博会见闻
金秋九月,茶香袅袅,一场茶文化“盛宴”在新疆拉开帷幕。
9月19日,2025新疆茶博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这场为期4天的茶行业盛会,将为各地茶友和茶文化爱好者带来集参观、体验、品饮、采购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
传统茶精益求精
走进福建郑莲英茶叶品牌的展台,现场观众驻足欣赏茶叶制作技艺的展示。
该品牌创始人郑莲英,是福建省安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说,这次参展带来了白茶、岩茶、铁观音等一系列产品。尤其是“野茶铁观音”,三年仅采摘一次,年产量仅200斤左右,极为稀缺珍贵。
“希望通过新疆茶博会将岩茶产品介绍给各地的茶客,推动消费者从对茶叶‘品类’的认知,迈向对独特‘风味’的品鉴与感悟。”郑莲英说。
漫步于2025新疆茶博会展区,如果细细品尝,会发现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绿茶清新爽口,红茶醇厚回甘,乌龙茶香气浓郁,普洱茶陈韵悠长。这些特点的形成,得益于传统茶对茶叶生长环境的严格把控,以及对制作工艺的精益求精。
在广西六堡茶展台,现场观众对这款发酵和陈化的茶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广西六堡茶,是我国黑茶的代表之一,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六堡镇。苍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庆梅介绍,六堡茶品质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六堡茶制作技艺还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兴茶“链”上开花
本届新疆茶博会上,各茶企推出了不少茶叶新品和衍生产品,推动茶饮走近年轻消费群体。
在张家界莓茶展台,茶面膜、茶饮料等衍生产品打破了人们对茶叶制品的固有认知。“因为张家界莓茶富含黄酮,我们就研发了这款‘黄酮精华紧致嫩肤面膜’,还有茶饮料、茶糕点。”湖南天门郡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说。
王剑说,当年轻消费者对茶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各个茶产地也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把茶文化挖掘、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创新等统筹起来,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深厚茶文化的时尚基因。
在贵州绿茶展台,贵州省黎平县蝉之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抹茶粉,被形容为“如烟如雾”。由绿茶磨成粉后制成的抹茶粉,可以用于烘焙制作、茶饮添色等。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勇志介绍,近年来,贵州绿茶凭借醇厚甘爽、香高味浓、耐泡环保等品质特点,逐渐赢得新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已成为西北地区茶叶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绿色力量”。
茶文化绽放新韵
本届茶博会茶器具展区同样引人注目,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史美萍、张余娟等携紫砂原创作品亮相。
史美萍介绍,紫砂茶具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备受人们青睐,“新疆茶友对紫砂茶具有很高的热情,我们也非常愿意来到这里与茶友们分享紫砂文化。”
泡好一壶茶,茶、器、水三者缺一不可。然而,更重要的还是泡茶之人。一套衬景的茶服,可以说是茶艺审美的前奏曲。
来自广东的“迂墨”服饰品牌,带来了非遗技艺香云纱制作的各类茶服。该品牌设计师黄燕说,茶服简约、质朴、清寂的设计正是为了体现茶文化的精神。
本届茶博会上茶韵流转、悦动心弦,感染着参展观众。来自哈密的茶友林欣越说:“茶博会将生活美学、非遗技艺完美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对中国人来说,茶意义重大,可以是生活必需品,是待客之道,也是精神食粮与寄托。
本届新疆茶博会上,茗茶品鉴、趣味斗茶、沉浸体验……上演着一场场守正与创新、产供与需求、历史与未来的精彩“碰撞”,让茶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记者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