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在新疆丨70年前,这口井喷出新中国第一桶“硬核底气”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山山都有金铜铁,“盆盆”都有煤油气。新疆横跨中亚、特提斯两大世界级构造的成矿域,油气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1955年10月,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由此拉开新疆石油工业发展序幕。
  从1955年到2025年,新疆油田走过70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70年来,克拉玛依油田不仅贡献了数亿吨原油,更孕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培养了一代代石油人才,成为中国能源工业的摇篮。
  第一口油井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全国原油年产量只有40余万吨,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求的三分之一。
  1954年,由中苏两国地质专家组成调查队,对克拉玛依黑油山—乌尔禾地区进行地质普查,作出含油远景良好的判断。
  1955年,一支由36名各民族职工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开启了黑油山一号油井的钻探工作。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当钻机因缺水停摆,队员们默默省下自己的饮用水,一点点注入柴油机的水箱;面对300米深处的猛烈井喷,他们用血肉之躯拼死搏斗,硬生生护住了这口承载着民族希望的“生命井”。
  经过100多天的艰苦奋战,1955年10月29日喷出工业油流。这一发现打破了西方地质学家“中国贫油”的论断,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能源保障,奠定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础。
  克拉玛依的第一口油井,点燃了新疆石油工业乃至中国能源独立的燎原之火,点燃了国人无限的希望与激情,全国掀起了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的热潮。
  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诞生,戈壁油田“克拉玛依”的名字也由天山南北传遍大江南北。
  1958年,193号井完钻,单井最高日产原油达260吨,被誉为“王牌井”“英雄井”,引来全世界关注,这更加证实了克拉玛依地区是个富油区。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诞生,是新疆石油勘探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勘探思想的一个很大解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对指导新疆乃至全国的石油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正式投入开发,一座因油而生的城市——克拉玛依市,也在这一年拔地而起。
在戈壁滩上建起石油城,保持多年稳产,谈何容易?
  先看自然环境。开发初期的克拉玛依,唯见戈壁苍茫,无水、无树、无村落。生活用水依赖骆驼从70公里外驮运,工人栖身于地坑搭梭梭柴的“地窝子”。极热极寒肆虐:夏日地表可五分钟烤熟鸡蛋,寒冬室外作业片刻即冻伤双手。
  再看地质构造。亿万年地质运动中,地层历经挤压、拉伸、叠合,形成如手风琴般的复杂褶皱。油藏深埋于多层折叠的岩隙之间,规律莫测,堪称“地质迷宫”。
  这一系列外在因素决定了“找油真难”,同样采油更加不易——
  克拉玛依地下号称“流不动的油田”,面临着两项世界级开采难题:超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难以采出;“磨刀石”页岩岩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可以说是滴水不进,钻井需要下到地下几千米,在头发丝直径几百分之一的缝隙中“榨”出石油。
  面对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克拉玛依石油人迎难而上,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不仅成功攻克了稠油开采技术瓶颈,更开创性地研发出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这一突破性技术将稠油采收率提升至60%以上,推动油田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年产量历史性地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千万吨级油田,创造了石油开采史上的又一奇迹。
  克拉玛依油田在时代浪潮中成长,名称也发展为更具包容力的“新疆油田”,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已经累计为国家贡献近4.5亿吨原油。
  第一个数字油田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2002年,新疆油田全面启动数字油田建设,2008年,这座“油田之城”正式启动数字城市建设,并建成国内第一个投用的“数字油田”。这一标志性项目实现了油田生产、管理和决策的全面数字化,成为我国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2010年,克拉玛依油田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向“智能油田”升级。
  让我们来看看,新疆油田的30多个作业区、几万口油气井,如何助力油气安全高效供给?
  在新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20多米长的电子大屏上,各钻井的施工进度、钻压、转盘转速、出口流量等数据实时显示,如有异常情况会进行报警,为优化钻机调配、钻井提速等提供支撑。3万多个油水井、3000多个注采计量站已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作业远程控制、故障按需巡检,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过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从驻点值守、定时巡检,到少人或无人值守、按需巡检,从故障依靠人工判断、经验分析,到自动预警、智能分析,数字油田带来了转变,现如今点击鼠标就能看到运行情况,1个人能管理300多口井,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数字赋能,这里还在不断创造奇迹。
  如今,在克拉玛依油田,数以万计的传感器记录着生产运营数据……与此同时,这座油城,以它特有的方式反哺生态,戈壁变绿洲,这里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18.5万亩荒漠植被、15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美丽家园。
  克拉玛依——这座从戈壁荒原崛起的石油之城,创造了历史三个第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油田、中国第一个数字油田。这些辉煌成就,凝聚着几代石油人的热血奋斗。
  现在的克拉玛依已成长为国家级能源战略基地,更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重要支点。在这里,“石油精神”薪火相传,新的传奇正在续写......
  延伸阅读
  塔里木油田:是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田,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首要气源地。2021年初,塔里木油田成为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截至2025年3月13日,塔里木油田累计从6000米以下地层采出油气1.5亿吨油气当量,相当于2024年全国油气产量的37%。
  深地塔科1井——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钻至10910米完钻,这是全球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钻探发现油气。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哈密市境内,负责吐鲁番市、哈密市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盆地东西长600公里、南北宽50-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隶属于中国石油。截至2025年6月12日,吐哈油田温吉桑储气库群2025年累计注气突破3亿立方米。
  西北油田:油田主体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部分区块位于和田、喀什地区境内。近年来,西北油田在深地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开发的顺北油气田成为世界陆上最深的商业开发油气田之一。
  来源: 天山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