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新疆完成87台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总装机规模3683万千瓦,其中2024年新增改造规模1245.5万千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自2022年以来,新疆在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根据自治区2024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效果验收结果,通过验收的煤电机组涵盖8家发电集团的33台机组,总装机规模为1245.5万千瓦,主要分布于准东、哈密等地。改造后,70%以上的改造机组具备了20%及以下的额定容量深度调峰能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技术研究所能动技术室主管景雪晖表示,通过煤电机组改造来增强调节能力,能有效支撑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满足电力系统动态调节需求。还能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但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煤电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使其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可在新能源发电出力大时快速降低出力,为风光发电让出发电空间。
随着新疆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持续推进,电源侧的发电特性变化,电网侧也做出相应调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充分考虑调度方式对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安排调峰深度,做好新能源发电预测,在新能源高发时期,提前通知电厂做好调峰的相关准备,优化电力系统运行。
截至2024年底,新疆煤电机组改造后新增调峰能力达801.2万千瓦,可促进新能源消纳42.05亿千瓦时,相当于新疆当年新能源发电量的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