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江报道)清明假期,新疆迎来旅游热潮,在踏青游、乡村游升温的同时,各地也迎来红色旅游客流高峰。
4月5日12时左右,在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内,讲解员哈斯也提·买土送已忙得不可开交。当天上午,这里已接待了几批共计300多名参观者。
清明节期间,该纪念馆每天接待量从日均400多人次增至1000多人次。许多学生拿着笔记本和笔,认真记录讲解的重点内容,参观结束后还自由参观,把展陈里的许多重要信息抄录下来。目前,该纪念馆正计划借助援疆资金进行提升改造,以迎接“七一”“国庆”等红色旅游高峰期的到来。
和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一样,新疆各地在清明节期间,红色旅游都呈现出一片火热。阿克苏地区在清明节前推出“城市记忆·生态奇迹”“刀郎文化·屯垦印记”“丝路红韵·边疆忠诚”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纪念馆、生态治理典范、屯垦戍边遗址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为游客带来一场场涤荡心灵的红色文化之旅,吸引了游客沿着红色路线,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3条线路在清明节期间受到热捧。
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同样人气爆棚。达西展馆近期参观者人数日均超500人次,清明节假期客流量更是显著增长,且年轻人居多。“有位疆外的学生参观后感慨,‘参观达西景区后,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达西村党委书记夏提古丽·热合曼说。目前达西展览馆有党史馆、航天馆等5个馆,村里还打造了中华文化园、石榴巷等,可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以上。
清明期间,被誉为 “中哈边境第一村”的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也迎来了一批批参观者和游客。该村红色戍边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党建+戍边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戍边文化主题街区、中国广场、爱国戍边主题教室、“中哈边境第一村”观景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拔地而起,红色旅游风生水起,特别是“戍边家访”和“骑马巡边”两个体验项目非常受欢迎。去年,“骑马巡边”项目接待游客在5000人次以上。“今年,我们要继续推进该项目,力争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吉木乃县委组织部驻萨尔乌楞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