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4月2日,随着华电凯升木垒雀仁光伏储能一站并网投运,新疆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达到1009.7万千瓦/3371.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新疆新型储能项目类型丰富、技术先进,除了为本地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选择。在1009.7万千瓦储能装机中,共建成新型储能电站218座,这些储能项目涵盖了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飞轮、超级电容等多种类型。
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迈入“亿千瓦俱乐部”的省份。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在新疆,新能源出力呈现“春秋大、夏冬小”的特点,与电网夏、冬呈现负荷高峰的特性相反。
储能项目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主要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类似于“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蓄能;用电高峰时,电池释放电能填补电力缺口。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等多种功能,不仅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
新疆还依托“入市交易+分时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组合拳,推动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在哈密十三间房风区,新型独立储能电站通过峰谷价差实现经济收益,转换效率近90%,利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仅2024年,新疆全年就新增新型储能555.3万千瓦/195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9%。预计到2025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
“我们将深化构网型储能协同控制,推动多元储能示范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新疆智慧。”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衡说。
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装机累计达到953.45万千瓦/3177.33万千瓦时,全年充电量达到44.8亿千瓦时,放电量达到38.6亿千瓦时,储能转换效率为86.2%;利用小时数达到1689小时,是2023年同期的3.3倍。得益于新型储能的发展,新疆电网新能源利用率提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