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圈粉”乌鲁木齐

来源:新疆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在童话般的冰雪世界里,滑雪爱好者踩着雪板从高处飞驰而下;在古色古香的城楼里,讲解员讲述着1300多年前的乌鲁木齐历史;在琳琅满目的外国商品馆里,市民选购着跨国而来的红酒、糖果、护肤品……
  这是乌鲁木齐人的周末生活,也是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镜头里的素材。
  12月14日是“人民城市·温情中国”乌鲁木齐篇网络主题活动的第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及网络达人代表走进乌鲁木齐县的滑雪场、乌拉泊古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地,采访拍摄乌鲁木齐城市建设为人民的生动体现。
  冬天的乌鲁木齐怎能少得了滑雪?
  在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暖阳高照,一大早就有市民和游客前来滑雪,尽享冬日乐趣。
  “周末一睁眼就能来滑雪,不像我们,生活在南方城市,还需要打‘飞的’来滑雪。”央广网重庆频道记者肖庆华打趣说,实名羡慕乌鲁木齐人民的生活。他一边拍视频素材,一边和家人分享喜悦的心情。
  肖庆华说,原来都是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乌鲁木齐,真正来到这里,还是眼前一亮,尤其是看到和自己子女般大小的孩子熟练地滑雪,被他们的快乐所打动,他会带家人专程来滑雪,也会通过相机里的素材做好宣传,让更多人来乌鲁木齐旅游。
  “在这样一个背靠天山山脉,北眺博格达峰的滑雪场滑雪,别有一番感受。”有着10年滑雪经历的知名网络达人董卓翰在高级雪道体验的过程中,还拍摄视频记录。他说,自己在全网有100多万粉丝,有很多是国外的粉丝,这次要沉浸式地讲述乌鲁木齐的滑雪资源,以及这座城市为了人民在文化体育方面的投入。
  作为乌鲁木齐的一家老滑雪场,白云滑雪场也可承接高级别越野滑雪赛事,每个冬季都有专业的运动员前来训练。媒体记者采访了来自其他省市和国外的滑雪爱好者。
  “我每年冬天都会来乌鲁木齐住一个月,就是为了滑雪。”来自南京的游客郑伟乐说,乌鲁木齐滑雪场多,基础设施和服务都很成熟,今年他还带来两个朋友一同来滑雪。
  从滑雪场出来,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来到乌拉泊古城。
  站在古城遗址外,风吹着周围的树木哗哗作响,白雪被蒙上一层淡淡的尘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新闻网记者孔令磊说,此时能想到的只有唐代诗人岑参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思绪仿佛回到了盛唐边塞。
  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讲解员卢臻介绍,乌拉泊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乌鲁木齐市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比较完好的古代遗址,今年9月初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乌鲁木齐更加久远的历史。
  如果说在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可以了解古丝绸之路的一些历史,那么,走进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的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各个国家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繁荣可以尽收眼底。
  法国的红酒、俄罗斯的糖果、新西兰的奶粉、日韩的洗护用品……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走进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内,被各个国家馆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
  在非洲馆,来自缅甸的商家蕉悟(音译)熟练地打着非洲鼓招呼顾客进店。
  对于媒体记者的采访,蕉悟介绍,自己在云南也有店面,经过朋友介绍,来到这里,和朋友一同打造了非洲馆,主要销售手工艺品,因为他感受到了乌鲁木齐人民的热情,一直在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还计划将新疆特产运输到东南亚销售。
  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二楼是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将通过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让消费者实现“买全球”的同时,也让国内的好物“卖全球”。
  “西安的中欧班列和乌鲁木齐中欧班列有合作,我能感受到乌鲁木齐人民在家门口买到世界各地好物的幸福感。”西安网记者郭南利说,通过这几天的走访,她感受到了乌鲁木齐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乌鲁木齐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指导下,由央广网、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央广网新疆频道、新疆央广投资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