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疆将办好这十件民生实事

来源:新疆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2023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聚焦各族群众最关心、最急迫、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经过广泛征集意见、认真研究论证,确定了十件具体化、可操作的民生实事。
  2月1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自治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财政收入的7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今年,自治区将切实办好2023年民生实事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于2月9日发布《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的公告》,正式向社会公布实施。


  十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煤改电”(二期)工程建设、增加养老托育服务和城市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活动、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推进“乌一昌一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旭勇说,今年的民生实事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民意民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广泛征询意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自治区两会期间,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民生的意见建议。二是注重惠及多数群众。例如,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惠及203万农村人口;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实现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不低于108.7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6万人;“煤改电”(二期)工程建设覆盖27.95万户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21.91万户居民。三是充分论证切实可行。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年初安排部署、年内落实完成、年底交卷验收,统筹考虑群众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经过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充分研究论证、逐项沟通对接,达成一致意见,确保切实可行。
  十件民生实事与你息息相关
  十件民生实事注重普惠性,针对住房保障、养老托育、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共性、热点问题发力,覆盖广泛。注重可行性,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出的一个个举措目标充分考虑了现实基础条件;注重实效性,既有定性要求也有定量目标,能够使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针对居民关心的问题,会上自治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首次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民生建议
  记者:今年十件民生实事公开发布后,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请问这次民生实事的选择是如何体现各方面意见和大众所思所盼?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王平生:我们在谋划2023年民生实事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例如,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我们从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所提意见建议中,专门梳理了有关民生的意见建议29条;1月14日-30日,我们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人民网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广大人民群众对2023年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这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民生建议,共征集到建议907件,其中住房保障类建议占34.18%,交通出行类占16.87%,教育医疗类占12.57%,就业创业服务类和城乡建设类各占近10%。
  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学位
  记者:自治区公布的十大民生实事中,有一件实事是“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具体在哪些城市?
  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春玺:目前,自治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等关键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各族群众的需要,人口相对集中的乌鲁木齐市、哈密市伊州区、昌吉市、库尔勒市、伊宁市5个市(区)公办园学位相对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今年,我们将用好中央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投入1.82亿元,支持上述5个城市新建11个公办幼儿园,新增不少于4000个公办学位。
  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记者:十件民生实事里提到要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计生协专职副会长胡志春:今年自治区将投入1800万元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克拉玛依市、博州、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支持9个医疗机构通过内部改扩建、适老化设施改造、开展医养结合人才培训等方式建成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项目单位还将为辖区65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开展2次医养结合服务,为辖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
  开展24项专项就业服务活动
  记者:今年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有哪些具体举措?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峰:今年,继续把就业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事项,持续聚焦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帮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一是送政策暖心。持续推进“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快办模式,推动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政策应享尽享,不断扩大就业政策惠及面,稳定就业岗位。
  二是送培训暖心。持续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就业对象的就业需求和能力素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培训。
  三是送服务暖心。持续深化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今年全区统一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等24项专项就业服务活动。
  保障房建设覆盖21.91万户居民
  记者: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为各族群众带来哪些实惠?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林毓:今年将新筹集1.3万套公租房、4.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4.9万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52个小区、覆盖21.91万户居民。四类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将为各类住房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居住保障,同时根本改善棚户区和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
  通过公租房的实施,进一步巩固自治区城镇申请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得到保障。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城镇棚户区改造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同时拉动内需,促进家具、家电、建材、装修等行业的发展。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城市或县城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使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记者:刚刚过去的春节、元宵节,自治区举行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各族群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下一步,自治区在文化惠民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旭国:今年我们计划通过两方面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使春节期间的“冰雪热”“博物馆热”“美术馆热”“年味热”持续保持热度并不断深入。
  一是品牌活动广覆盖,组织开展“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大赛、“双百”活动(即“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乡村村晚以及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广场舞、大家唱等群众文化活动。此外,“书香新疆·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和“流动博物馆”巡展等活动也将继续举行。
  二是聚焦需求送演出。今年在持续开展“石榴籽”文化文艺小分队、专业院团惠民演出等区、地、县三级文艺下基层演出的基础上,还将重点推进“戏曲进乡村”项目,为全疆39个县市的458个乡镇送戏进村,每个乡镇每年配送6场演出。开展新疆曲子剧、锡伯族“汗都春”濒危剧种惠民演出。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记者:为改善“乌—昌—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丰:根据“乌—昌—石”的区域特点和防治难点,将在春夏季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臭氧污染治理为重点,在秋冬季以细颗粒物(PM2.5)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按照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和农业散煤替代;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动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等;推动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提高绿色低碳水平,依法依规完成柴油货车淘汰或提标改造治理任务,不断优化货运结构;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扬尘污染、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整治;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推进工业企业季节性错峰生产,提高预测预报能力水平,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在“区域联动”上出实招;按照统一行业排放标准,统一预警启动标准,统一重污染天气管控要求,统一绩效分级政策要求,协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同防同治。
  (全媒体记者王媛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