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种业发展提速,激活农业“芯动力”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江斌伟报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业被称为农业“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面临发展良遇,新疆种业应怎样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怎样“强优势、补短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怎样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主体……12月22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种业公司负责人及种植大户。
  保护利用种源,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保藏库里,保存着许多珍贵作物种子。
  “作物种子也叫种质资源。目前,保存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5万余份,由于很多种质资源保存年代久远,亟待繁殖更新。”新疆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宋羽说。
  在宋羽看来,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芯片”,留住好种子、好品种、加强资源保护与利用日益紧迫。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十三五”期间,该所先后承担执行各类科技项目76项,累计繁殖更新各类种质资源9677份,确保种质库中种质资源世代安全更新,保证已保存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不丢失。
  当前,新疆仍存在种质资源学科研究力量分散、学科定位模糊、技术手段落后及资源研究与育种创新及产业利用相脱节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一系列的谋划正在起步。
  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
  宋羽在谈及下一步打算时说,将集中力量攻克新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点难题,力争三年内完成引进、保护性收集新疆及中亚作物种质资源材料10000份以上等工作。“十四五”时期,将加强新疆种子库建设,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体系,加大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进一步丰富全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理论、技术和材料支撑。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杨关勇等人正在着手推进《新疆现代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构建现代种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成立创新联合体,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2019年,新疆小麦新冬60号亩产达731.3公斤刷新新疆小麦单产纪录;2020年,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冬53号亩产达785.1公斤刷新新疆优质小麦高产纪录。这是新疆种业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剪影,也印证了种业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性。
  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产上水平,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为现代种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支撑。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喀什综合试验站站长黄天荣介绍,近年来,研究所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这离不开选育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种业公司的支持,是科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从种业科技创新的实际水平看,近年来新疆种业科技进步明显,但自主创新水平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仍然不足。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站长战勇分析,种源之所以被“卡脖子”,主要是自主创新水平能力不足,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有待提高。要加大种业技术的研发和重大产品的研发,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耐盐碱、适应性强的重大动植物新品种,要坚持“强优势、补短板”,补上研发短板,集中攻克种业“技”这一道难关。
  “所谓‘卡脖子’,除了品种上,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卡脖子’”。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吴鹏昊认为,除了在品种的“质”上下功夫,解决现有种质难以满足育种需求问题,还要在种质的“量”上打好基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据统计,2020年新疆地方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275.98万亩,大宗农作物制种面积稳定,可为2021年全疆农业生产提供用种保证。
  黄天荣建议,着眼“十四五”,新疆要建设现代种业基地。管理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适度倾斜,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基础公益研究为支撑、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打造实体化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攻克一批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打赢这场种业翻身仗。
  “十四五”时期,种业是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杨关勇透露,目前,已申报现代种业提升重大建设项目7个,建立了“十四五”“三农”补短板项目库,共76个项目,正在组织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种业寄托增收希望,“好种子”带来好收成
  最近,乌鲁木齐县永丰镇永丰村村民顾新江,作为一名农技员,正在筹划购买一批优质鲜食玉米种子,他明白,“有了好种子,才会有好收成。”
  近几年,由于不断试种鲜食玉米新品种,在高标准农田中做到水肥一体化精细管理,顾新江家的几十亩玉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一个鲜食玉米穗批发都能卖到1元以上,每亩地收入3000元左右,常常有村民找上门“取经”,而他总向大家推荐寄托着增收希望的“好种子”。
  顾新江算道,播种时采用精量播种的方法,每穴播一粒种子,亩播种量约需要1.2公斤,而普通玉米籽需要2.5公斤,仅此一项,种子钱就省了一半左右。而新品种鲜食玉米口感好,深受市民青睐。
  企业是现代种业创新的主体。种业强,企业必须强。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雪飞告诉记者,作为联合研发单位,公司与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设立了合作育种项目,不仅对育种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紧密结合市场,积极参与到研发进程中,使种子研发和实际生产两个环节联系更加紧密,成为科企合作成功典范。今后,将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加快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加强新品种选育能力等。加强区域重大品种选育攻关能力,选育适合新疆各地区域的特色、特用玉米、小麦、棉花新品种20个以上。
  杨关勇说,自治区“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确定了420万亩小麦、玉米、棉花、特色作物“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规模与细化到村的分布区域。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宋羽说,要守护好这些农业火种,让充满“芯动力”的种子撒满天山南北,新疆农业年年丰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