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曾经是贫困村的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阿克托格拉克村,如今不仅断了穷根,还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愈发自信。
这里的村民此前很难想象,村里也能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轰鸣作业,棉花产量能翻番。全新的经营理念正让这里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衔接。
在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阿克托格拉克村从土地规模化经营入手,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为纽带,以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转移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新路,为村民开启了一扇增收致富的希望之门。
土地流转 打破发展瓶颈
阿克托格拉克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地产出率低。
“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产出。”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裴新民说。
然而,把自家耕种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打通每户之间的田埂,对村民来说既新鲜,也带着一些不理解。
“从试点开始,慢慢让村民了解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裴新民说,工作队队员积极向村民讲解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组织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到沙湾县、乌苏市等地观摩学习合作社发展经验,逐步让村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村里第一批40余户村民将420亩土地整合起来合作经营,并对土地进行了破埂平整,连片种植面积扩大到490亩。
“土地完成整合后,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等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应用,棉花亩产量由过去的200公斤提高到380公斤,几乎翻了一番。”阿克托格拉克村党支部书记艾克拜尔·阿布力孜说,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棉花每亩增收100至300元,这为全村开展合作经营奠定了基础。
合作经营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这两年,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体系,村里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由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全村农业生产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村已有484户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面积达6200亩,基本实现了整村流转。”裴新民说,随着全村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村形成了以机采棉、小麦、蔬菜、瓜果为主的多元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
合作社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工作队又争取扶贫资金400余万元,以扶贫资金投资入股、贫困户按股分红的方式,购置农业机械30台、北斗卫星导航智能无人精准驾驶系统2套,建设1座库容50吨农产品的冷藏保鲜库,全面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去年,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种植了300亩留香瓜,通过‘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今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艾克拜尔说,如今,合作社聘请专家指导农业生产,统一种植、科学管理,把留香瓜种出了特色,解决了过去种植水平低、产量不高的问题,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路。
裴新民说,下一步,全村将继续以合作社为依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种植“秋延晚、春提前”拱棚蔬菜和附加值高的西甜瓜、胡萝卜等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种植,帮助村民稳定增收。
务工就业 拓宽增收渠道
这两年,阿克托格拉克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机械装备优势,组织跨县开展农机作业、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服务,在提高社员分红的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现在我和妻子都有工作,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有收入。”村民买合苏木·阿布来提开心地说,如今他是合作社农机手,每月有固定收入,妻子也在村办工厂上班,家里的10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还能收入5000元,日子越过越好。
“规模化经营把村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村民们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就近在合作社上班,增加收入。”裴新民说,目前,村里的合作社已经为43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主要从事田间管理和农机作业。
合作社还将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目前,阿克托格拉克村具备就业条件的1042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外出务工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