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各区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亮点纷呈

来源:红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 郭军鸽 马婷 盖煜 牟敏 王磊 宋建华 唐红梅)3月27日,乌鲁木齐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各区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亮点纷呈。
    米东区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米东区开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共有26项,总投资6.04亿元,年度投资4.38亿元。民康北路(轮台路-北园路段)道路新建项目,道路总长1027.5米,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给排水等设施。
    建成后,民康路(碱沟路至北园路)贯通,连接碱沟路、古牧地路、府前路等主干道。
    经开区(头屯河区)
    铁路口岸商务商贸区完善陆港区建设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6个重点基础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北站路(八钢公路-机场高速)改扩建项目、金融城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等。其中,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铁路口岸商务商贸区项目,是陆港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标志性工程的重点支撑性项目,也是推进“集货、建园、聚产业”进程中的代表性工程。
    这些项目的开工将打造经开区(头屯河区)内通外畅的城市交通环境,以及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高新区(新市区)
    提升生活配套基础设施

    高新区(新市区)将继续改善老城区基础功能设施,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创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改善乡村交通出行及生活配套基础条件。
    老城区改造及民生工程建设方面,修建道路25条,总长度23.3公里,总投资10.6亿元;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将修建市政道路21条,总长度约11.5公里,总投资3.5亿元;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主要续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其中,修建农村道路113公里,供水管线60公里、排水管线95公里。
    天山区
    旧城换新颜提升生活质量

    天山区14个重点基础设施及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90.67亿元,年度投资36.9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市政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改善民生等多个领域,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为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沙依巴克区
    提升教育改善环境

    市第27小学改扩建项目是沙依巴克区计划实施的5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新校区占地约9100多平方米,计划建设1栋教学楼和1栋生活配楼,内设教学班、美术室、校园电视台等,并配有2000多平方米的地下风雨操场。
    该区还将陆续开展九家湾水库改造、“树上山”等项目,提升城市面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水磨沟区
    完善交通路网

    水磨沟区将在会展片区续建和新建道路,完善会展片区交通路网。当天开工的9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会展片区,连接红光山路、会展大道、七道湾路,织密交通路网,同时建设相关管线。
    除道路建设外,还将进行部分街区整治、东部三村村容村貌整治以及水磨河(水磨沟区段)绿化景观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达坂城区
    改善民生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达坂城区确定21个重点项目,涉及民生保障、生态治理、工业园区、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
    该区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提升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确保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有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和致富途径,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乌鲁木齐县
    提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乌鲁木齐县1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其中,丝绸之路文化展示中心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1.3亿元。
    “该中心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主要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附属道路。”乌鲁木齐县建设局工程师林泉说,完工后将丰富全县旅游文化元素,促进旅游业发展,惠及更多农牧民。
    评论: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
    乌鲁木齐2019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吹响集结号。3月27日,乌鲁木齐市举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当天共计开工项目65项,占重点基础设施类项目的56%,年度投资151.2亿元,占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年度总投资的67.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点开工的项目,主要围绕“树上山、水进城、地变绿、煤变气、天变蓝、城变美”六句话项目,涵盖了道路交通、老城区改造提升、市政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这些项目建成后,从小处来说,将更好地改善民生惠及各族群众,比如道路拥堵问题或将缓解,人居环境更加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大处来讲,将使城市整体路网建设不断提速,市政配套日益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扩充,农村农业格局更科学合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步子也会越来越大。
    应当说,这些重点项目的投建,为提升首府现代治理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基础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将成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的有力抓手。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
    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补短板是优化供给结构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结合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也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农村道路,天空交错纵横的电线线缆,一下雨就易堵的排水管道,一刮风就尘土飞扬的荒山碱滩……近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依旧有些短板没能补齐。呼应群众关切,着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以及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问题,进一步强化首府基础设施完善,有助于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同时,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精准发力稳投资,激活经济新动能。
    从各区县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来看,都是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切入点,精准发力稳定推进。米东区在道路交通、教育医疗、问题旅游、生态修复上下功夫,经开区(头屯河区)则在国际陆港区铁路口岸商务商贸区建设上加码增力,高新区(新市区)着眼老城区改造、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续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沙依巴克区则在教育提升、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给力……各区县聚焦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把项目投资、产业运行、生态环保、改革创新、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做精做细、落地见效,不断激活首府经济新动能。提升质量效益谋长远,为高质量发展增后劲。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集聚整合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资源,使各产业各领域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使经济发展中的高质量部分比重不断提升。补短板,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补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搞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增加后劲提升。其重心在于对投资建设方向的把握、投资结构的调整、投资力度的分配。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必须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协调发展。
    征程万里云鹏举,勇立潮头唱大风。推进首府高质量发展再蓄力,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装装样子”,需要我们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登高望远,更需要我们立足实际,稳扎稳打,把每一项工程做成精品,把每一个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更高“质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