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会治理有“良方”

来源:四川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俞文晶 摄影报道
  1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这次的主题是四川“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主要成就。
  社会治理,一个关乎人与温度的词语。
  “十四五”是四川发展历程极为不易、也极不平凡的五年,四川将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程来定位和谋划,以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协同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省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四川探索出了哪些良方?
  政策设计:组建省市县三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 集成社会治理工作职能
  高位推进“抓治理”,离不开政策设计。
  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乾介绍,省委高规格多次召开社会工作方面的会议,对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等社会治理重点任务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专业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
  为了不断完善“促治理”的工作格局,四川2024年组建省市县三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进一步集成社会治理工作职能,通过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督办落实”的作用,以工作的有效性把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社会治理的资源力量整合起来。
  在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建林看来,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省市县建立的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重大——省级层面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总召集人,市县两级由党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由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牵头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
  培养人才: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基层干部齐划社会基层治理“桨”
  社会治理离不开人。目前,四川有150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7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以及13.57万名专业社工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王乾分享到,从大运会到世运会再到西博会等重大赛事展会、从泸定县“9·5”地震到筠连县“2·8”山体滑坡等灾害应急领域,志愿服务“微光成炬”,点亮巴蜀大地、温暖社会民心,成为了四川“十四五”期间社会治理成效的实践缩影和生动图景。
  为了加大赋能力度,“十四五”期间,四川增补社区工作者2.71万名,全面完成“万人十八”目标,“也就是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这个标准”。胡建林分享的一组数据晒出了四川在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上下的功夫:面向城乡4.2万余名基层工作者,举办19期视频培训。
  除了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还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胡建林介绍,四川重点支持培育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驻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商家、爱心人士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全省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达到9.8万个,专业社工机构2000余个、志愿服务队7万余支、注册志愿者1524万人,社区慈善基金6300余支。
  民生优先: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 将人民调解延伸到家门口
  基层治理的底色是民生优先。
  “‘十四五’期间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各级各部门坚持条块联动、上下协同、整体发力,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胡建林举例,每年省级奖补支持490个社区提升服务功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未达标率过去3年下降超过30个百分点;整合12个部门20类项目,首批打造50个集养老、托管、健康、创业、文体、新就业群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全省改造完成的2万余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一批曾经“不好管、不愿管”的“三无”小区变成了幸福温馨的新家园。
  对于公安部门而言,要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建设取得突破式进展,离不开治理格局的创新。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周述用一组数据说明:2021年以来,四川公安在城市和城镇地区公安派出所全面推行“两队一室”勤务运行模式,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实施社区民警全员化和“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全覆盖,推动全省70%以上的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进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或社区(村)两委,6000余个警务室与社区(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同址办公,80%以上的派出所推广应用“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模式。建成街面警务站266个,推动20133所中小学幼儿园补齐补足校园硬质隔离和防冲撞设施。指导各地成立义警协会32家,组建平安类志愿组织3575支。
  对于司法部门而言,四川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蒋兴清介绍,四川将人民调解延伸到家门口,服务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4.09万个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人民调解员19.85万人,专职人民调解员从2020年的7465人增长到2024年的22948人。更是坚持“社会生活变迁到哪里,矛盾纠纷延伸到哪里,调解阵地就拓展到哪里”,牢牢守住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传统领域,主动跟进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筑牢“第一道防线”。目前,全省在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设立调解组织2200余个,“十四五”时期接受委托移送案件24万件,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衔接联动机制及时就地化解。
  “基层治理现代化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坚持提质量与强功能并举,因地制宜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夯实治蜀兴川的底部基础。”王乾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