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它作出了精辟阐述。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指导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重要的思想理念。因此,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与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件政治性很强的任务。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对发展的不断认识过程。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在“七—”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新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五个要求。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其基本点:①从发展的概念看,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②从发展的本质看,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③从发展的社会角度看,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④从发展的主要对象看,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⑤从发展与自然关系看,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⑥从发展动力看,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⑦从发展的效果看,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⑧从发展的趋势看,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像我们芷江这样的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要紧密结合实际,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谋求新的大发展。

  第一,保持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尤其是后发展地区,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经济质量,或片面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敢抓经济增长,不敢提GDP,都是不可取的,要注意防止这两种倾向。

  发展就是硬道理,“硬道理”中最主要的还是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没有比较高的生产力,就无从谈起先进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地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后发展地区,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还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GDP是衡量发展与发达的最主要内容指标。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及其变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的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大幅度提高经济总量,快速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并不可以忽视经济的质量。干什么都要讲成本,更何况后发展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更是要讲究成本和效益。成本支出,既包括显性的,也包括隐性的,既包括目前的,也包括长远的。不注重经济的质量问题,虽然经济暂时增长了,但却给未来、后代或全局带来影响和损失。GDP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局限性。它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尽管我们的GDP增长很快,但代价也不小,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水平大大高于国外。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在我们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实力较弱,更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改造比较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总量和效益的提高。要解决好它,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意克服和防止强调全面协调发展,而放慢或放松经济建设的倾向,也要克服不讲质量不讲效益的盲目增长,更不能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实现GDP平稳快速增长割裂和对立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的基础上,坚持加快速度与提高效益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更应该走出一条切合后发展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个度,正确地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经济与全面的关系。有GDP的增加不一定有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有GDP的增加。因此,要建立合理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以弥补GDP的不足。既不能忽视GDP指标,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在矛盾的诸方面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确立这样一个观点:固然经济增长不等于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没有经济增长,社会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经济增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须条件。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坚持平稳持续的经济增长不动摇。它们之间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和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地方经济过程中,有重自然资源轻人力资源现象。经济上不去,往往认为主要是缺乏资金、资源、技术、项目,人多、田少,岗位少。看不到人的力量,往往把人当作包袱和累赘。我们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还是在人。只要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经济问题就有解决的希望。

  我们在看待人的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过去只看到消极一面,人要吃饭、穿衣,要消耗物资。换一种思维角度,就会看到人的积极一面。既然人已经来到世界上,虽然也要消耗物资,但总还是要创造物资的,而且创造要远大于消耗,并且这种创造的价值会随着我们开发人力资源的深入,人力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深入,成倍的增加。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自然资源只有通过人的作为去激活,才能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缺乏自然资源,也可以单独用人力资源去支撑经济的发展。而且它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比拟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同时,它更体现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走内涵式扩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但它不完全是现实生产力,至少不全是较高的生产力。像其他样,也需要开发和激活。目前,后发展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均受教育年限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综合素质还不高,科技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不但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关键因素和生产资料,而且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发展经济不是为了经济而经济,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经济与发展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很好地统一起来。要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把它放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加快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开发人力资源,首先要开发智力。切实抓好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这个基础,并加强其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真正做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特别是让人的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其次要强化精神。芷江人缺乏勇于拼博、勇于开拓、敢于冒险、永不自满的精神,往往容易有小富即安的思想,陶醉于良好自然环境之中。又怕人家富了,怕人家竞争来抢了自己的饭碗,封闭和保守。必须使这些人精神上来个脱胎换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竞争、开放和开拓冒险精神,共同推动芷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再次,以市场为导向,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化。把人力资源当作发展县域经济的要事来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小打小闹、搞小作坊,必须产业化。开放市场,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办,不论所有制、大小、县内外、综合单一,都可以搞,主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就行了。通过开发,使人力资源实现向资本的转化,形成人力资源品牌,提高其竞争力。

  同时,还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如教育投入大,短时间不能受益,要拖经济后腿,而且是为人家培养人才,自己不能受益;把人都送出去了,是不是会出现撂荒现象,等等。

  第三,放宽视野,加大开放,搞好区域合作,努力实现双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经济一定要具备世界眼光。即不仅要看到本地区的实际,还要看到全国的实际、世界的实际,不能被本地的实际所局限,因为本地的实际与他地的实际是有联系的。结合实际,应该是开放型的结合、宽视野的结合,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在发展战略上导致眼光短浅、坐井观天,在产业布局上出现结构失调。一些人会认为我们这是后发展的落后地区,离这些还远着呢,殊不知,有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

  放宽视野,搞清世界的、全国各地的情况,要通过一定行动和手段。可以是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世界和全国各地的经济贸易活动,但最主要的,也是最经济的最有效的还是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是我们缩短与世界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捷径,它把我们与世界和发达地区摆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可以跳跃式的前进。所以国家把它摆到了战略高度。要做到这点,就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具体就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上,这就要求坚持区域统筹发展。随着“泛珠三角”战略的推进,实际上我国从南到北形成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行政区划壁垒,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使然。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国家的下一个层面——区域竞争上,国家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权威性越来越受到各种力量的挑战,仅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来考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区域集聚条件正在成为国际资本流动考虑的首要因素和政府策略性思考的主要指向。从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理论角度看,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传统立场,正在向以产业区域及其创新环境为出发点的立场转变。由此,从宏观的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再到微观的企业层面,对区域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我们要认清这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搞清我们芷江在这种泛珠三角经济从东向西梯度转移中的位置和优势,通过努力,争取受益在先。先要营造优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以政府的行政诚信、服务与效率,营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外来资本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众所周知,请客吃饭,仅仅“打扫门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不够的,还要“开好菜单”。就是要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观念,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将优势的产业、效益好的企业和市场,向人家开放。特别是一些掌握了资源、处于垄断地位的部门,更应改变观念,把自己一时干不了、干不好的事,舍得向外资与民间资本开放,敞开大门让人家来干!

  搞好大的区域经济合作,还要注意小区域的合作。纵观我们附近的各个后发展县、市,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缺乏发挥整体优势和合作的力量。其实湘鄂黔渝桂边区各县市,文化上同源,经济水平上相当,地理环境相似相近,结合区域经济体,则可以产生质的飞跃。总之,我们只有放宽视野,加大开放,搞好区域合作,就能够实现双赢。

  第四,坚持辩证法,找准位置,突出重点,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的快车道。

  发展地方经济,要抓主要矛盾。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一定要突出重点,选准围绕中心,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真正收到实效。没有重点、中心,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难以实现跨越。

  要做到突出重点、中心,首先要搞清楚本地的重点、中心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从世界的实际、全国的实际、其他区域的实际、本地的实际中去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准确确定我们的重点和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岳颂东,就湖南做好“泛珠三角”经济区这篇文章,给湖南定位:广东的“后院”,湖南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应主动与广东联手。那我们芷江在“泛珠三角”中又是怎样的位置呢?应怎样作为?值得思考,这个文章可以好好做一下。

  突出重点,在产业发展上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结合国内外的情况和芷江的实际,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不懈地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有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搞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等,都可以搞,但一定要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拳头产业,形成一批企业的航空母舰和产业链,以至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