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机采长绒棉生产加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新疆机采长绒棉“加工就变差”的时代过去了。日前,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阿瓦提新雅棉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疆长绒棉种植及其籽棉加工方法在美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新疆机采长绒棉生产与加工环节纤维受损难题,提升原棉品质和竞争力。
  “新疆长绒棉有了量身定制的生产加工技术方案,品质管控能力得到国际认可。”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说。
  据介绍,我国与美国、埃及并列世界三大长绒棉产棉国,新疆则是中国唯一的优质长绒棉产区。新疆长绒棉纤维色泽白,长度普遍高达37毫米以上,是生产超高支纱的最佳原料。但由于原料生产技术特别是机采长绒棉加工技术存在短板,制约了新疆长绒棉优势的发挥。
  田立文介绍,新疆曾引进国内外长绒棉成套加工设备及其工艺,但因为技术不适配,长绒棉加工去杂后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两个关键品质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加工就变差”的窘境严重影响长绒棉品质,也减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一流长绒棉品牌的竞争力。
  为了克服这一短板,新疆科研人员长期扎根生产一线,聚焦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基于新疆棉花生长环境和种植管理特点,对棉花品种选择、株行距配套、脱叶催熟、机采前准备,加工设备及其工艺等各个生产环节涉及的关键方法,包括工艺及其装备进行创造性设计,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新疆的高品质机采长绒棉生产方法,并逐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成效。
  目前,新疆已有多家棉花生产加工企业推广使用这一新技术体系。生产数据显示,该技术方案生产的新疆机采长绒棉原棉纤维长度、强度和整齐度指标与手采棉已无明显质量差异,异性纤维污染明显轻于手采棉,补齐了新疆长绒棉机采加工的短板,显著提升了生产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田立文说,研究团队将继续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与新疆特殊生态环境适配的种植管理及加工技术体系,提升新疆长绒棉的品牌影响力,为高端棉纺织原料供给提供科技保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