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在疆开展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报道)生肖蛇的来历是怎样的?蛇在传统文化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近日,“‘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在疆开展。展览甄选了全国各地博物馆的200余幅蛇文物图片,向观众讲述蛇与华夏民族的内在联系。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馆藏的明代蛇形铜蜡台文物图片入选此次联展。
  明代蛇形铜蜡台,在新疆地区蛇形文物中比较罕见,是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民间征集的。蜡台高11厘米、宽19厘米,形态宛如一条眼镜王蛇,栩栩如生。蛇首直立,威严而神秘;蛇身则盘曲有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文物通身饰以精密的花纹,从上往下俯瞰,宛如一团祥云缭绕,寓意吉祥美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融汇多种动物原型创造的龙,赋予其蛇身的灵活性、神秘性,远古时期的伏羲女娲神话、龟蛇合体的北方之神玄武以及十二生肖中的蛇等,这些有关蛇的文化元素经过历代演绎叠加,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蛇文化。
  本次联展回溯了中国蛇文化的历史脉络,展示了蛇与华夏文明相互印证的文物图片。“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对蛇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奇台博物馆馆长李远娇说。
  据了解,本次联展于1月9日率先在奇台博物馆开展,乌鲁木齐市博物馆计划在1月20日开展,展览将持续至3月结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