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记者从12月28日召开的新疆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了解到,新疆22家医院房颤中心成为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参与中心。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开展,旨在通过实时跟踪、定期飞检、不断反馈、动态评级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管理,建设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临床质量评估与能力提升体系。
房颤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而快速增长。作为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约45%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房颤,心肌梗死的发病也与房颤相关。大多数患者因得不到全面、规范、专业的诊疗,随时面临中风、瘫痪、心衰等风险。
“房颤的治疗不是难题,难的是医疗机构如何探索形成一种对房颤患者进行全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路径和模式,并将其真正落地实施。”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说,通过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能够让房颤中心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房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质量,从而带动全疆医疗机构房颤诊疗能力水平的提升。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参与中心分为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其中,自治区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为卓越中心;兵团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为示范中心;沙雅县人民医院、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兵团第六师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伊宁县人民医院、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温泉县人民医院、阜康市人民医院、温宿县人民医院、兵团第四师医院、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为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