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5后”团队打造的“开普勒星人”,爆了!

来源:深圳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近日
一支来自深圳宝安的
“95后”青年创作团队
——“开普勒星人”
与《人民日报》
抖音官方联合打造的
中秋主题创意视频
《100年后月球上的中秋节》
在全网热播
短短3天内收获超4000万播放量
  “开普勒星人”短视频账号主打科幻类的内容,成立至今已4年,共发布了近200条视频,全网粉丝量近600万。深圳青年李锴滨带领团队,用青春点燃创作激情,以脑洞大开的科幻视频叩响虚拟世界之门,成为该领域短视频头部IP。
  月球上怎么过中秋?
  “开普勒星人”脑洞大开

  在宝安西乡一创意园的工作室,记者看到,“开普勒星人”团队正在忙碌工作,这个15人的团队平均年龄28岁,他们在动画制作、3D建模、动作捕捉等岗位各司其职。上述的爆款视频便是在这个500多平方米的工作间完成拍摄制作。
  目前,团队以“一个编导两个技术人员”3人一组的形式运作,配以动画师进行动画制作,一个小组每月大概可以制作2条视频,整个团队月均产出6条视频。每个视频从脚本构思到最终成品,都要历经3D建模、镜头动画、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繁杂工序,周期是3-15天。
  月球上怎么过中秋?“开普勒星人”脑洞大开。李锴滨介绍,团队每年中秋都会做一条月球小镇过中秋的视频内容。此次与抖音、《人民日报》共创《100年后月球上的中秋节》,视频中融入了全国不同地域过中秋的情形,中秋主题再加上地域文化元素,更接地气,引发共鸣,视频已有300多万点赞量,也是账号成立至今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
  对于李锴滨来说,其制作的短视频能吸引这么大的流量,技术和内容两者结合缺一不可。“我们通过3D动画与AI辅助技术实现了逼真的画面和质感,以及独特的‘月球人’内容创作赛道,形成了自身优势。”
  跟随航天新闻热点
  做出有内核的产品

  1997年出生的李锴滨,从小就痴迷科幻,2017年在深圳大学就读数字媒体专业,大学期间开启了大厂实习经历。实习过程中,便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当时是拉着我的舍友赵俊明,问他要不要一起尝试做点东西,最开始我们做的是外包项目,用3D技术做一些产品图和视频来挣钱。”他说。
  2021年11月,李锴滨以“开普勒星人”为名字注册了一个账号。账号从0到100万粉丝,再到找到第三个合伙人来创业,整个过程只用了3个月。
  2022年1月,深圳开普勒星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恰逢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关注到了这个新闻,十分振奋,也意识到这方面的内容比较稀缺,于是便用视频把空间站给复刻出来,成了爆款。后面的每个重要的航天节点,如‘玉兔二号’月球车等,我们都会制作一些视频。”
  经过4年精心创作,“开普勒星人”全网粉丝量已近600万,一跃成为虚拟世界短视频领域的头部IP。
  从小在深圳生活的李锴滨,习惯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氛围,这里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创作灵感。“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我们团队也很年轻,年轻最大的特点就是勇于尝试,像我们做虚拟IP短视频,也是靠自己一点点尝试出来的。此外,深圳的创业氛围也很浓厚,有很多优秀企业和年轻创业者可以进行交流学习,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李锴滨表示,宝安的租金、生活成本低,适合初创团队,这里机会多、也有生活感,拥有适合自媒体创作的土壤。
  成立几年来,“开普勒星人”凭借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收获了一些商业项目的青睐。2024年,公司实现了近800万元的营收,今年营收将突破1000万元。对于未来,李锴滨说,“目前最大的目标是团队持续壮大,内容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更好的商业化。商业化方面也会做更多的尝试,比如做虚拟直播和一些IP的探索。”
  来源:深圳发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