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口岸上线“丝滑网约”系统 人车精准匹配 司乘不再盲找盲等

来源:深圳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近日,深圳湾口岸“丝滑网约”系统投入使用,同步落地3套网约车信息发布户外大屏。通过系统的“人车精准匹配”功能,乘客可一目了然找到网约车辆位置,实现乘客与司机“双向不迷路”,让旅客在口岸候乘更便捷。
  “以前拖着大箱子通关,一边拿行李一边盯手机,还得跟司机在电话里反复确认‘是不是在某路口旁边’,越急越找不到。”经常往返深港的市民吴女士,对过去在口岸打网约车的经历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此前不少乘客为图方便,习惯扎堆在最近的车道候车,不仅自己找车难,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有时还得等工作人员前来疏导才能通行。
  这样的“堵点”,也是深圳湾口岸网约车管理的“难点”。“过去网约车没有统一分配机制,‘人车互找’导致乘客候乘焦虑、司机接客效率低,高峰期还得增派人手维持秩序。”南山区建筑工务署工作人员朱琨彦表示,“丝滑网约”系统的开发上线,正是瞄准这些核心问题,通过“人车精准匹配”,打破以往司机乘客“盲找盲等”的困境。
  对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来说,“丝滑网约”系统带来的改变非常明显。“以前在口岸接客,最头疼的就是绕圈找乘客,有时候在车道里转好几圈,电话打了一通又一通,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堵路。”陈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接单后系统会直接分配指定车位,跟着导航开过去就行,“乘客按大屏指引过来,省去了沟通成本,一上午能多接好几单。”
  “屏幕上‘粤BCQ3897’就是我的车,在6通道2号车位,显示已经到了!”在深圳湾口岸网约车户外大屏前,市民杨女士指着上面信息说。记者注意到,大屏上不仅清晰标注着网约车车牌、分配位置、实际到达时间或预计到达时间,还配有场站总体布局图和“您的位置”标识,乘客抬头就能“锁定”上车点,无需再低头紧盯手机。
  让杨女士主动点赞的,还有深圳湾口岸候车点建设的细节。“有一次,突然下雨,我没带伞,还好有风雨连廊遮雨,候车处还有凳子能歇脚,太贴心了。”她笑着说,下单后系统还能自主选择方便的车道,“比如我行李多,就选离连廊近的车道,不用多走路。”
  “丝滑网约”系统的“丝滑”体验,背后是多项功能的协同支撑:通过“设备态势感知”实时监测泊位是否空闲、摄像机及闸机运行状态;借助“车位分配调度”动态匹配人车,避免车位浪费;依托“信息诱导发布”让车辆停放、乘客上车更有序。
  朱琨彦介绍,系统还能统计车流量、分析泊位利用率、计算平均候车时间,为后续优化调度提供数据支撑,“目前网约车场站有6个车道及2个应急车道,预计能将网约车周转效率提升30%-40%,既缩短乘客候乘时间,也让车道通行秩序更规范。”
  傍晚时分,深圳湾口岸出入境客流迎来“小高峰”。拖着行李的游客、结束通勤的深港居民,从联检大楼步行百余米就能到达网约车上车点,循着户外大屏指引快速找到车辆,有序上车离开。这一便民举措,不仅破解了口岸网约车接送客的“老大难”问题,更以技术赋能叠加细节温度,为深港人员往来筑牢便捷出行保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