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农村几种绝迹的生活用品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前奇台农村祖祖辈辈使用过的很多生活用品,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现将笔者小时候用过的几种生活用品介绍如下:

  皮窝子

  “农村三件宝,皮窝子裹脚衬麦草”,这是流传在奇台农村的一句俗语。

  “皮窝子”就是用生牛皮粗制的“皮鞋”。在旧社会,由于工业不发达,人们的穿着紧缺,农村人冬天拉柴拉煤,春天以后要浇水,那时没有长筒胶靴、球鞋之类的鞋,就用“皮窝子”代替。

  皮窝子的原料是生牛皮,把生牛皮放在水里浸软了,割一块比脚大的圆形皮子,在皮子的四周穿十几个眼,然后穿上皮绳子,把皮子包在脚上,系紧皮绳,这就是皮窝子。

  穿皮窝子要打裹脚,一般都用大布一种粗制的布,连脚带腿裹起来,再在皮窝子里衬上麦草,绑紧皮绳子。这样穿上又轻巧,又暖和,穿着干什么活都适用。

  皮窝子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在奇台农村使用,60年代以后,人们浇水开始穿长筒胶靴,冬天干活穿“乌拉鞋”、棉胶鞋,皮窝子渐渐被人们淘汰了,现在再也见不着这种原始的“皮鞋”了。

  “牛鼻子”鞋

  “牛鼻子”鞋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奇台农村人夏天穿的一种布鞋。

  “牛鼻子”鞋的做法同圆口布鞋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在鞋帮子前面夹一块上窄下宽的“皮脸子”或者“布脸子”——因为鞋头子容易烂,这样夹上比较结实。这一块东西的形状像牛鼻子,所以称“牛鼻子”鞋。

  “牛鼻子”鞋的鞋面用的是结实的布料,用线把鞋纳结实。鞋底和鞋帮子都很厚,这样的一双鞋有一公斤多重,硬邦邦的,敲起来“当当”响,掷地有声。这样的新鞋穿上时就像一双铁鞋,又重又硬,常常“啃”脚,但非常结实。农民一年到头都要干活,如浇水、垒坝、割麦子等,特别费鞋,如果穿软帮布鞋,几天就烂了,而“牛鼻子”鞋一年都穿不烂。

  过去锥帮纳底是奇台农村婆姨一冬天最重要的针线活。有的人家孩子多,一年要做几十双鞋才够穿,拉麻绳把很多妇女的指头都拉弯了,牛鼻子鞋里倾注了农村妇女的很多心血!

  有趣的是,汉族人的婆姨做鞋不做帽子,而维吾尔族人的已婚女子做帽子不做鞋。她们的小花帽做得非常漂亮,但不会做鞋,所以旧社会很多维吾尔族妇女都打着赤脚。但解放以后,很多维吾尔族妇女也开始向汉族妇女学习做鞋了。

  现在农村婆姨冬天还做鞋,不过做的是软帮子“松紧“鞋,“牛鼻子”鞋已失传了。

  清油灯

  解放前,农村人照明主要用的是清油灯。

  清油灯用黄铜铸造,高尺许,下面是个喇叭口,底朝下,中间是个圆形的灯盘子,上面是灯碗,里面盛清油,用棉花搓成筷子粗的捻子,放在油里,点着灯捻子,灯就亮了。

  清油灯的灯火只有黄豆大,灯光昏暗,摇摇曳曳。民间有个谜语,说“一个黄豆大,三间房子盛不下”,就是指清油灯光。在这样的灯光下,农村的女人做针线,孩子们看书写字学文化,祖祖辈辈就这样过来了。

  解放后,有了煤油,于是有了煤油灯。煤油灯比清油灯亮10倍,但是太费油,农村人穷,点不起“煤油灯”,为了节约,他们用一个小瓶瓶做成“瓶瓶灯”,灯火依然像清油灯一样大,而且光冒黑烟。笔者小时候看书写字用的就是这样的“瓶瓶灯”,在这样的灯光下,我读了不少古典小说,读书时常常熬到深夜,屋里满是呛人的油烟味。第二天我的两个鼻孔都是黑的,常惹得奶奶骂。

  现在有了电灯,和那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灯的变化,昭示着社会在不断进步。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