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诺依古城遗址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罕诺依古城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最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清朝中期;7至13世纪的唐宋时期,是古城的鼎盛阶段,据认为可能就是我国西域疏勒古都城的所在地和喀拉汗王朝的早期王都。属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遗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6公里。其中有城垣、残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动场所以及田畴、沟洫等遗迹。中部有一座方形小城,占地9000平方米,城垣残高5.6米,土筑城墙厚达7米。城西北隅有一军事堡垒;东北城垛至今明显可见,东南与西北方向各开5米宽城门一道。这座小方城应是最高统治者的居所,其四周是古都城的工商居民区。经发掘,此小城地下又有一座古城遗址,可能历史上在同一地方曾先后筑过两座古城。

  遗址内遍布各类陶器及残片,最大者高80厘米,为两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时内中还留有半缸高梁面,另一口内有120公斤古钱,其他还出土过一些铜器、铁器、玉器、金币、金印和珠宝饰品。可以印证遗址文化上限的是两件红陶纺轮:其一状若小饼,较大,直径5.2厘米,高1.1厘米;另一较小而高,形似小桃。两件中心均有小孔,为安装纺锤之处,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刚刚发明纺织时的纺纱工具,同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纺轮酷似。表明其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朝钱币。出土的历代货币大部分是圆形、无孔、厚重,打压制成;铸有明确年代的有唐开元、北宋景祜以及古阿拉伯铭文的当地货币。其中一枚古钱圆形方孔,铜铸,大小、重量、外形与中原古钱的完全相同,唯两面铸文是阿拉伯文的维吾尔语铭文,这正是千百年来各族兄弟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现。

  “罕诺依”即维吾尔语“皇宫”之意,说明这里在古代确是当地政权的首府。据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实地考证,认为罕诺依古城就是唐朝疏勒国都“伽师城”,也是疏勒镇及疏勒都督府治所。喀拉汗王朝初期王都也设于此,后来改作夏季行宫。喀拉汗王朝末期至14世纪初期,罕诺依遗址以西的恰克玛克河水源断绝,又因战乱频繁,古城渐趋没落,清中期遂最终荒废。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