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全国“两会”及全省个私经济表彰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总结近年来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齐心协力,大力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会上,安众同志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要 特点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重要决策鼓舞和推动下,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制定和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扶持和引导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我市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不断增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不仅对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主要特点是:
  (一)发展势头明显加快。截止200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已达到22965户,从业人员109280人,注册资金13.67亿元。与2000年相比,户数增长32.69%,从业人员增长29.16%,注册资金增长67.93%,其中私营企业的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达到 1589户、40286人、9.5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59.06%、16.41%和61.57%。
  (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与2000年相比,全市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由1.55万元增加到1.92万元,私营企业户均资金由56万元增加到6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3.87%和7.1%。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12户,500万元以上的21户,1000万元以上的7户;年产值(销售额)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24户,1000万元至1亿元的21户,1亿元以上的1户;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大户达38户。江西武冠实业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收达360万元。
  (三)经营领域明显拓宽。目前,我市的民营经济的经营范围已经扩展到三大产业的各个行业,并正在加速实行由分散型粗放经营领域向集约化经营领域转化,初步建立起了多层面、多领域立体交叉、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四)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一是体制上创新。全市有92户民营企业采取承包、租赁、购买或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有46%的民营企业实行了公司制经营模式,另有部分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混合型所有制经济;二是科技上创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和科技新产品开发研究的投入,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用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达1.2亿元,研究开发新产品17个。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签订入园协议的企业中,属高新技术的达15家,其中60%是民营企业;三是经营管理上创新。许多民营企业进一步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并不断加大了管理创新的力度。比如江西腾飞塑胶总厂实行“零管理”法则,即:“市场决策零失误,人尽其才零浪费,产品质量零缺陷,物尽其用零损耗,资金用活零沉淀”,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五)社会贡献明显增大。一是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我市的民营经济上交税收3.3亿元,约占财政收入的32%,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上栗县民营经济的纳税额占到了县财政收入的90%,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支柱;二是扩大了就业机会。2002年全市个体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09280人,占全市劳动力的35 %;三是繁荣了城乡市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个体民营商业网点遍布每一个角落,占全市商业网点的80%以上,成为我市流通领域的主力军,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此外,个体民营经济在促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市的民营经济从纵向比发展较快,形势喜人,但与周边地区比,尤其是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是普遍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不少企业经营者观念保守,管理水平不高,适应市场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三是外向度和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知名品牌,竞争力差;四是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外经贸人才和营销人才缺乏。因此,我们不可盲目乐观,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全力以赴加快发展。
  二、我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工作体会
  (一)不断解放思想,广泛宣传,形成了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走出去,开阔眼界。市领导率团先后赴上海、厦门、无锡、广东、浙江、湖南等省市考察学习,主动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开展经济协作;二是选派优秀干部到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挂职培训,学习先进经验;三是在全市上下开展了“学习浙江经验,加快萍乡崛起”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萍乡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性;四是树立榜样,弘扬先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个私经济表彰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重要地位,要求全市上下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鼓励和扶持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强调:在对待个体民营经济发展上要做到“不看成份看贡献,不看比例看效益”。在个体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实现一个加快、两个增强、三个提高。即:加快个体民营经济的增长,使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经济成份;增强个体民营企业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个体民营经济就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提高个体民营经济上交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五是加大宣传,强化导向。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决策,萍乡日报、萍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开辟专版专栏,宣传和介绍民营经济。萍乡日报还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行了系列报道,对研究和探索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之路,促进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为实现在江西率先崛起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纳入了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十五期间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思路》,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同时,打破经济性质界限,取消歧视性政策,对民营经济在政策上给予同等待遇;实行了“四不限、四放开”政策,即: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规模,不限经营形式;放开经营主体,放开经营范围,放开经营方式,放开申办手续;降低了注册登记门槛,对注册资金暂达不到要求的业主采取分期认缴的办法核发营业执照;对手续暂不齐全的,核发筹备营业执照,充分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放宽了个体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条件,经营型企业注册资金达300万元,生产型企业注册资金达200万元即可直接申请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加大了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及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将其当作全市经济重要增长点和调整工业结构的突破口来抓,允许在土地征用、供水供电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也都制定和完善了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个体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莲花县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若干意见》、《关于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暂行规定》,上栗、湘东等县区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的决定》。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个体民营业主的投资热情,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的个人投资金额达2.3亿元。
  (三)不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吸引民营资本的能力
  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的好坏对资金、项目及人才的流向产生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狠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了民营经济发展载体的构建。运用市场运作模式盘活城市资产,先后投入6.67亿元资金进行老城区改造和安源经济开发区、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及安源新区建设。目前,人工湖、昌金高速公路萍乡段等一批新的改造和建设项目已启动和动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将更趋完善,城区面积将成倍扩大,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的金山角食品商贸城、环城路建材市场、金碧辉煌时尚广场等大型的市场也陆续兴建或投入使用,不仅给个体民营企业主提供了新的商机,而且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       第二,坚持不懈地抓好服务,以硬措施整治软环境,为全方位开放和招商引资 扫除障碍。一是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行为,实现了办公公示化、办事限时制;二是切实维护民营企业主合法权益。全市纪检、监察部门经常深入个体民营企业调查了解执纪执法情况,对敲诈勒索、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此外,对个体民营纳税大户实行了重点保护制度,规定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到企业进行检查;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公共政务服务的运转机制,简化了办证程序,规范了收费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个体民营业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建立政府领导与个体民营大户联系制度,经常性走访个体民营企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度。市整治办在全市范围内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对举报的违纪违法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市纪检监察部门在个体民营业主中聘请了义务监督员。同时,在全市执纪执法部门中广泛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净化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为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做好的几项工作
  目前,我市的个体民营经济既取得了很大成绩,又存在着很大差距,既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仍像以往那样小步前进,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规模大幅度增长,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强。着力培育龙头大户,形成一批科技含量更高、效益更好的规模型大户群;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比重,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群,涌现出更多具有不同特色和强幅射力的产业群体;着力加强市场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活跃商品流通。为萍乡在江西的率先崛起作出应有贡献。因此而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个体工商户每年递增10%,到2005年底达到32240户。民营企业每年递增25%,到2005年底达到3000户,其中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的大户每年新增80户,到2005年达到500户。同时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大户,每年新增15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每年新增1户,2005年底分别到98户和5户。全市个体民营经济税收大约为4.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个体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下一步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推进我市民营经济的新发展,首先还是要从解放思想入手,再发动、再升温。
  一是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民营经济的发展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产业也将加快向内地转移,更有利于民营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关系发展自己。这一切表明,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非常好的形势和机遇。我们务必从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毫不动摇地把民营经济提升到重要增长点的战略地位,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萍乡经济,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萍乡发展”的思想,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统揽全局的一个大战略,并与工业化、城镇化、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着力促进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财政收入的主体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新增投入的支撑力量。
  二是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发展靠民众,民众富裕靠经济。面对我市民营经济的基础和发展态势,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那样来抓民营经济,重新确立发展座标,重新强化政策措施,重新落实领导责任,重新进行组织动员,再下决心、再行发动、再升温度、再掀高潮,让群众的干劲充分迸发出来,实业家多起来,能人先富起来,群众日子都好起来。这不仅是最令人信服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而且是我们长治久安最可靠的基石。另一方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全市各个体民营企业也要树立创新发展的意识,要看到各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势头都很猛,基础好的快马加鞭,起步晚的也在大步追赶,可以说我们正处于“标兵走远,追兵逼近”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谁能赢得市场,谁就能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否则,就必然会在大浪淘沙中自生自灭。因此,必须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优势,正视不足、看到差距,以新的观念,实打实的措施,把企业做出特点、做出亮点、做出水平、做出气势。
  (二)全市上下都要更加突出发展民营经济这个主攻点,选准突破口,再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再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抓住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打造民营经济“航母”。科技是创新优势、推动超常发展的最大动力。美国的经济增长80%来自于科技创新,20%来自于资本积累。现在看,实现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所发挥的裂变效应。要引导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参股经营或创办民营企业;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以技术成果投资民营企业,加快科研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大力发展科技型民营企业,努力使之成为“科技兴市”发展战略的主力军。针对我市目前民营企业存在的且较为突出的规模小、低质同构、竞争无序的状况,衷心希望民营企业家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加快向股份制、集团化、外向型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要积极开放产权,逐步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企业转变,齐心协力打 造民营经济“航母”,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形成新的制高点。
  二要抓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期以来,我市的个体民营企业主要属资源开采和资源粗加工型,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面对现实,面对市场,坚持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资源型和技术型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具体讲,应抓好三项工作。第一,要对现有的建材、陶瓷等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进行改组改造,跳出粗放型经营的框架,走集约式增长的道路,从而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老产业焕发新的青春。第二,要根据烟花鞭炮行业退出和煤炭行业压缩的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市的实际条件,努力在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环保产业等领域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对现已起步或已有较好基础的食品、化工等行业要尽快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的,加快培育和发展牵引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实现一般农产品向品牌农产品、常规农业向精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同时,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着力培育一批较大较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外设窗口、内建市场”的工作思路,鼓励和扶持发展流通中介组织,使之成为连接产地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三要抓特色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扩张,培育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发展民营经济要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升,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植新的产业,努力提升产品的档次,培育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当今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名牌、品牌的竞争上,创造了一个名牌,打造了一个品牌,就可以做大一个企业和产业,就可以搞活一方经济,提高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知名度。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培育出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在全省、全国以至全球叫得响的名牌、品牌。首先要有创名牌、创品牌的意识和勇气。“安源精神”之一是“敢为人先”,我们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就应当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像浙江的民营企业家那样,敢于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创优争先。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缺乏这种精神,缺乏这种勇气,我们就不会有这种追求,我们的民营企业就永远走不出低质同构的怪圈。其次,要认真选准做优做强的突破口。创品牌和名牌,必须搞好产业定位、打好特色牌,不求样样有,但求一样精、主业盛,特别注意不要盲目地在不熟悉的领域投资,避免背上包袱。针对我市目前的实际,我认为,如果水泥行业能尽快变立窑生产为旋窑生产,扩大规模,提高标号;电瓷行业能改进工艺,能以低压产品为主向以高中压产品为主转化并形成系列;工业瓷由填料产品转向环保产品,重点进军环保领域;焰花鞭炮行业能重点开发低危环保产品,定能“老戏新唱”,构筑起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板块和隆起带。
  四要抓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工业富市、开放活市、三产旺市、环境兴市、人才强市”的五大战略,“工业富市”,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投入,资金从何来?重要的途径,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要进一步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善于吸引外地客商来萍建厂设店,通过引进增量来激活存量,达到借财生财,借财发展的目的。同时,要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优势,壮大我市的个体民营经济。
  五要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目前,世界高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新经济及新经济理念随之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创造品牌、营销策略等诸多方面均不断创新。萍乡民营经济要适用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上规模、上档次,实现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必须要有一批能谋善断、敢作敢为的企业家。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民营企业家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而企业家又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就像没有细胞,有机体就不能发育成长;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存活、扩张一样,没有企业家,企业就不能发展,社会经济就不可能增长壮大。因此,要积极创新培养民营企业家成才的政策机制和服务体系。在这方面,政府要努力构建平台、开拓渠道,帮助民营企业经营者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动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引导他们敢于投资和发展,善于投资和发展,努力促进我市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同时,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也要自觉加强学习,提升境界,自强不息,敢于勇创大业,不断攀登新高峰,做一名胸怀大志,心系萍乡、乐于奉献社会和民众的实干家。
  (三)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民营经济的大局观念,切实加强领导,拿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发展民营经济,理论有依据,上级有要求,实践上有榜样,干群中有基础。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都要开动脑筋理思路,确立目标定措施,扑下身子干实事,务求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树立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各县区政府要根据“十五”时期我市个体民营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并抓好落实。无论是拿意见还是抓落实,都要特别用心,特别扎实,确保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拿意见要想三条:上级精神是什么,我们的情况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干才有实效,这样,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抓落实也要讲三条:由谁负责,什么标准和要求,怎么检查和考核,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问题有人管。
  二是要在搞好服务上狠下功夫。优化服务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人人有份。当前,我市的民营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融通资金、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引进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各级各部门都要倾力相助。尤其要进一步抓好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将服务内容和标准,办事程序和时限,违法责任追究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完善部门失职追究制度,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者的责任。
  三是要不断优化法制环境。一家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好比十月怀胎充满艰辛,打杀容易养育难。培育一株幼苗,换来的可能是一棵参天大树;爱护一个企业,得来的可能是一个巨额财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需要一个优质的法制环境予以保障。对治理“三乱”,我们一定要态度鲜明,决不能松劲手软。要坚持标本兼治,在抓好教育引导和行风建设的同时,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的办法。同时,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整顿社会秩序,坚决打恶除霸,维护经营环境,保护公平竞争,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定、安宁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
  四是要大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环境是最关键的发展环境。根据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条件以及今后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都要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当作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在用好、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进一步提高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为萍乡发展多做贡献,除每年对先进进行表彰外,对符合条件、素质高、贡献大的还可推荐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事业上有作为。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我市通过“学习浙江经验、加快萍乡崛起”的大讨论,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了更新,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让我们团结起来,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萍乡在江西率先崛起而奋斗!
(2003年3月31日)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