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国有企业所有制的结构都得到有效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企改革在操作手段和防范机制上还缺少经验,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面对和利用入世的机遇,加快国企改革,切实促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廉政建设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首先,要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明确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积极研究和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从思想上破除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摆脱那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那些只善于从传统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计划的角度,而不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权衡利弊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熟悉并正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有关经济行为的法律、纪律的评判标准。第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还必须从新时期党的根本目标这个角度来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防止就党风廉政抓党风廉政,工作基点要放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核心上,从严治党、全面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二、正确分析利弊、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兴利除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情况下,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给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得到实惠,国泰民安,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和好转。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进取性,是推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内的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主性,它强化了人们的平等、竞争、监督意识,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行为的规范化、契约化、法律化、这有利于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和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走出一条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我党倡导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二是市场经济允许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驱动下,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下级和上级、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客观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增加了尖锐性和复杂性。四是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必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当前市场经济还在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正处于转换、交叉时期,法制还不够完备,一些问题、政策的是非界限不清,监督和管理上薄弱环节及漏洞还很多,这些都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积极研究对策,标本兼治,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还是防范腐败问题、防止和纠正用人的不正之风,都要坚持教育在先"。实践证明,搞好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同时,要努力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树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在改革前列,站在发展的潮头。党内教育中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树立大胆改革,清正廉洁的典型和榜样,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政监督、健全制约约束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摆正搞活经济与监督的关系,防止出现几个误区:其一就是监督至上、机械割裂的误区,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就监督而监督、监督至上,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其二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误区。认为要搞活就不可能廉洁,要廉洁就不可能搞活,经济要上监督要让。把发展经济与监督制约对立起来,放在了水火不相容的位置;其三就是"重活轻廉"的误区。有人把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要想搞活经济政策上必须放宽、纪律上必须松绑,强调搞活而忽视廉洁。认为"纪律越松,企业越活",只要经济上去了,廉政也自然会上去。其四就是"只廉不活"的误区。有的把一些属于正常范围搞活经营的手段,也看成是腐败行为,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使企业僵化,缺乏活力。造成宁可不活,不可不廉,不越雷池一步,缩手缩脚的局面。这些误区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影响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和效果。
3、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清除党内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要深入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要站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监督监察各项职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摸清和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水平,突破大案要案。要防止查处案件中的偏宽偏松现象,通过严格执纪,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保持廉洁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要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把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注意查处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发挥查办案件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充分体现办案工作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只有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才能取信于民。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建设,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科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双重效应,并积极采取对策,兴利除弊,坚持不懈地从根本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把这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