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唐红梅)离岸创新中心将把深圳的工业智能经验“引进来”,把新疆的产业潜力“推出去”;工业云协同创新中心,将进一步为本地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绿色矿业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将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矿业装备,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10月22日,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两河片区,即将投用的乌鲁木齐城投高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了首批落地的多个“高能级平台创新中心”,迈出了新疆智能制造产业“聚能成势”的关键一步。
四川首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已扎根行业50多年的企业,牵头成立了首科(新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该公司总经理沈刚说,创新中心将依托新疆战略地位和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引领西部、覆盖中亚、辐射欧洲的农业机械装备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枢纽,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和发展动能。
沈刚说,将积极联动国内优秀科研力量,拓展与中亚、欧洲等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战略合作,筑就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创新储备核心力量。
乌鲁木齐—深圳跨区创新基地新疆深圳离岸创新中心、深圳市丝路工业智能研究院秘书长刘爱玲说,将主要围绕新疆现代农业、农机装备等优势产业,融入AI、算力等技术,吸引深圳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新疆进行成果转移转化和落地。 未来还计划在新疆设立各个领域的场景创新实验室,并依托新疆的区位优势,帮助深圳科技型企业的一些技术成果以及产品拓展到中亚国家。
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嘉栋说,本次集中揭牌的五大高能级平台,工业云e智造协同创新中心将依托新疆卡尔数智与新疆大学的技术优势,为本地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昌松(新疆)绿色矿业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将紧扣新疆矿业资源富集的特点,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矿业装备;国信(新疆)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将打造区域应急装备研发与服务基地,为城市安全、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作为长期扎根新疆的科研工作者,新疆大学吾守尔·斯拉木数智丝路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吾守尔·斯拉木近年来和团队始终聚焦多语种信息处理、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和研发。其中,在低空经济领域,其团队正联合吴光辉院士团队、城投集团等力量,共建全疆首个“低空(飞谷)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攻关低成本毫米波低空气象雷达技术。
“新疆空域辽阔,低空经济不仅能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连接问题,更能带动装备制造、物流、农林等产业升级。”吾守尔·斯拉木说,这项技术的突破,将让低空飞行更安全、更经济,也为新疆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城投高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500多亩,分为三期建设。乌鲁木齐工投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郭译锴介绍,即将投用的项目一期已入园签约的企业有27家,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应急救援、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板块。园区投用后,将对经开区(头屯河区)“3+2”产业体系的创新和升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经开区(头屯河区)作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工业发展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前沿区,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目前,该区高企总数233家,占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增至180家,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共计81家,创新主体规模持续壮大。
经开区(头屯河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李景说,首批高能级平台创新中心的揭牌,精准聚焦工业智能、数字农业、绿色矿业、安全应急等前沿领域,是经开区(头屯河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征程上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深化乌—深协作、汇聚创新动能、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将有效集聚深圳等地区的创新资源,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深度融合。
经开区(头屯河区)将从政策扶持、人才引育、金融对接、场地保障等多维度,为平台和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