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江艳报道)9月9日,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工程规划全长780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一条干线两条支线,全线设计压力12兆帕,年设计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预计2026年底建成。
此次开工建设的一期干线工程起自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芨芨湖首站,止于哈密市伊州区了墩压气站,并在此与西气东输四线连通,线路总长约254公里,管径914毫米,设置3座站场和8座阀室。
两条支线工程起自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接收的上游企业煤制气资源汇集至干线芨芨湖首站,线路总长约114公里,管径610毫米,设置3座煤制气接收站和1座截断阀室。
工程沿线穿过准噶尔盆地、哈密盆地,翻越天山东麓地震带、百里风区,地形地貌以荒漠、戈壁和山区为主,沿线地质构造复杂,自然条件差。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支线已于今年3月19日率先开工,已完成项目进度近40%,焊接管线86公里,预计年内完成主体线路。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新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西气东输四线将准东基地生产的煤制天然气引入“全国一张网”,进一步增加上游资源供给,为下游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增强我国国产天然气供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