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12月25日,记者从召开的加强金融气象协调联动 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获悉:自治区气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调联动 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金融气象服务模式,以气象高价值数据挖掘运用为指导,塑造气象与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链条,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杠杆作用。
《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围绕减损和增效两个重点方向,深化保险业气象服务、发展银行业气象服务、推进气象相关金融工具应用、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气象服务、加强金融气象服务基础支撑。
针对保险业,《方案》明确加强气象保险产品创新,重点推进大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风险技术研究和模型研发,为新疆区域农林牧、交通、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保险相关客户提供风险减量技术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林果、特色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地方优势产业保险产品研发、定价、赔付中的作用。
聚焦银行业,《方案》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探索开展气候风险评估,提升投融资服务支撑水平;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呼吁银行机构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估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业务的中长期潜在影响,前瞻性指导投融资结构调整和风险防控。
《方案》明确拓展已有天气衍生品在保险、农林牧、能源、交通、旅游、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经营主体有效识别和管理天气变化引发的风险。探索“保险+科技+气象”的风险减量新模式,建立保险风险减量“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推进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应用,提升财产保险理赔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拓展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保险业务上的防灾减灾服务。此外,鼓励金融机构将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纳入能源企业风险评估体系,推动能源企业提高抵抗气象灾害风险能力。
此外,《方案》还要求,聚焦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和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开展金融气象科技攻关,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合作,加快金融气象专业人才培养,打造金融气象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方案》由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联合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