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都建设白皮书》发布:梳理六大方面创新实践

来源:四川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11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正式发布了《美丽成都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共设六个章节,从部署美丽成都建设战略、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公园城市生态宜居品质、守护超大城市环境安全、协同高效生态治理机制梳理提炼成都在推进美丽建设中的创新做法与实践成效。
  其中,在谋篇定向方面,根据《白皮书》,2023年,成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美丽成都建设,共同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都新篇章”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领域狠下功夫,已建成1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4年,我市印发《美丽成都建设战略规划(2024-2035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成都聚焦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乡村、美丽社区,推动城乡治理成效持续提升,创新发布《成都市美丽社区建设指南》,评选“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等。
  在结构优化方面,《白皮书》提到成都构建“1+1+4+8”“双碳”政策体系,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率先编制会展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通过优化空间、产业、能源、交通“四大结构”,我市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餐饮门店清洁能源改造”入选联合国全球范例。同时,运用“碳惠天府”平台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已累计登记碳减排量67万吨。
  在精准施策方面,据《白皮书》,成都创新构建“1+12”治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大气治理方面,“五年行动”荣获C40全球案例,“大运蓝”成为常态,“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回归。在水环境方面,锦江治理获总书记肯定,全市主要流域水质全优良,兴隆湖等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在土壤安全方面,“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建成1458个“无废细胞”,循环经济集群初具规模。
  在兴城惠民方面,《白皮书》提到成都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完成增绿增景35万亩、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3.6万亩,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建成公园1500余个、天府绿道超9000公里、天府蓝网220公里,全域公园体系加速成型。同时,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设立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落地实施国家级EOD试点项目。
  与此同时,《白皮书》还聚焦环境安全,提到成都系统构建全域环境安全防线,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建立全国首个空气质量AQHI模型,案例入选国家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典型。围绕智慧赋能,成都以“智慧蓉城”为牵引,建立“全时域、全要素、全过程”智能监测预警机制,“智慧生态环境系统”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同时,构筑生态环境多维联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助推高质量发展“环保35条”务实举措,创新环保首席官、白名单监管等机制。
  (记者 刘依林)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