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三晋大地,天高云淡,金风送爽。2个多月来,一场场活力四射、别开生面的老年人体育赛事在这里激情上演。
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山西省第七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以下简称“省老健会”)正式启幕。作为四年一届的老年人体育品牌赛事,12个比赛项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科学适老理念,从运动医学角度精心设计的活动强度,到“参与即有名次”的奖励机制,再到遍布全省11个市的赛事布局,处处体现着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的细致考量。
这场老年体育盛会,以其广泛的参与度、科学的项目设置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清晰勾勒出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新图景,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山西实践的鲜活注脚。
12项适老运动掀起健身热潮
“好球!”“稳住!加油!”9月11日,太原汾河景区门球场内,阳光洒满翠绿的草坪,也映照在老年队员们精神矍铄的脸庞上。一名队员屏息凝神、弯腰俯身、调整杆头、稳稳推杆——白色门球沿着预期轨迹滚动,利落穿过球门,瞬间点燃场边的欢呼。在3天64场精彩角逐中,150余名参赛者在这里尽情释放对门球运动的热爱。
在临汾市健身球操交流活动现场,则是另一番动人景象。9月16日至17日,来自全省11个市的16支代表队、214名运动员齐聚于此。激昂的旋律中,队员们动作娴熟流畅,手中的健身球时而精准敲击穴位,时而随身体律动完成仰打、横打等连贯动作,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展现了健身球操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老年人那份“不服老、不服输”的精气神。
赛事版图持续扩展,活力在三晋大地各处绽放。乒乓球台前,老将们攻守转换迅捷,拉球、削球、扣杀一招一式功底深厚;地掷球场地上,队员们兴致盎然、各显身手,参赛的热情与专注丝毫不逊年轻人;太极拳(剑)赛场上,衣袂飘飘,起承转合间,是沉静的力量与飘逸的灵动,更是以拳(剑)会友的温情交流……从北到南,上万名老年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届省老健会。
作为一项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体育盛事,本届赛事在项目规划上充分彰显了科学性与适老性。项目涵盖了健身球操、门球、乒乓球、地掷球、太极拳(剑)、健身秧歌、棋牌、广场舞等多个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赛事规划不仅基于运动医学研究,对活动强度进行了精心把控,更设立了“参与即有名次”的温情奖励机制,极大地鼓舞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同时,赛事覆盖全省11个市的广泛布局,确保了便捷性与可及性。
在这里,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白发与汗水交织,皱纹与笑靥并存,坚持、拼搏、协作、快乐,成为赛场永恒的旋律。这场盛会成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交流情感、乐享生活的宽广舞台。
银龄体育展现健康新活力
赛场上的每一份荣光与欢笑,都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热爱与坚持的沉淀。如果说赛场是老年人展示风采的舞台,那么这些深植于日常的故事,则构成了老年体育事业最深厚、最动人的土壤。
在健身球操训练中,临汾二队的备赛故事堪称一场“银龄逆袭”。自7月3日接到参赛通知,这支由教练孙力带领的团队,便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攻坚之旅”。炎炎夏日,高温酷暑未能阻挡她们的脚步,雨天里依旧能找到她们坚守的身影。“队员们从零开始,对着视频逐帧学习动作和穴位敲击,有位队员训练期间瘦了十几斤。”孙力感慨,大家正是凭着“我能,我可以,我一定能做到”的信念,成功从舞蹈队转型为健身球操团队,用行动诠释了热爱的力量。
运城市代表队在健身秧歌交流活动中,以一套充满乡土气息的《丰收时节》斩获自选套路优胜奖第一名。这支由退休职工等人员组成的队伍,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紧张集训。“从日常广场健身到站上省级赛场,我们既激动又荣幸!”这句朴实话语的背后,正是老年人在追求集体荣誉中实现社会价值的生动体现。
个人的坚守,同样有着独特魅力。临汾市代表队的乒乓球选手高玉明,将校园时期的爱好延续至今。“乒乓球给了我强健的体魄、无尽的快乐,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眼神坚定地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打下去!”这份简单纯粹的坚持,正是体育魅力最直接的体现。
老年体育事业的枝繁叶茂,也离不开众多引路人。省直机关老体协“传拳人”耿莺,深耕太极领域四十余载,致力于将这项运动的健康益处传递给更多人;运城市老体协代表队教练柴喜亮,20多年的教学经历让他的性格从“急性子”变得有耐心,引领着队员们不断进步。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老年体育事业的推动者和传承者。
老年体育运动,早已超越简单的强身健体,它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深刻的社会参与、一种宝贵的价值体现。
文体融合激活健身新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省老健会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省级老年体育赛事。8月8日,新时代“全国老年人体育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山西省第七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同步启幕。
“活动通过体育健身与志愿服务结合、赛事活动与文明实践结合、地方特色与全国推广结合,展现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积极形象。”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苏亚君表示,活动将助力老年人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让银发行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如今,省内赛事已成为锤炼队伍、选拔精英的摇篮。省老健会门球项目作为全国赛“预演场”,助力大同市平城区老体协代表队在全国赛中荣获团体银牌;省直机关老体协则在全国老年人太极拳比赛中创下33年来的最佳成绩,夺得优胜奖第一名。健身秧歌、棋牌等项目也持续发展,成为老年人健身益智的重要方式。
山西老体协的探索远不止于赛场。协会以文化赋能体育、以创新激活群体的思路,为老年健身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今年8月,由苏亚君作词、著名作曲家臧云飞作曲的《银龄颂》实现“破圈”传播,从合唱版浏览量突破300万,到联合知名组合推出广场舞版,成功将线上的音乐共鸣转化为线下的运动热情。
“本届省老健会共历时3个多月,闭幕式将在重阳节期间与敬老主题相结合举行。”苏亚君表示,未来,省老体协将助力更多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健身项目普及推广,促进更多优质交流赛事在全省落地,进一步织密全省老年体育服务网络,让“老有所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老年群体中走深走实,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健康山西注入持久的银龄活力。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