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3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张兴华表示,2025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全力抓好5个方面工作。
聚焦安全基础再夯实,构筑本质安全新体系
制定完善我市贯彻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持续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规范运行,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按照行业类别、风险大小、安全生产状况和管理绩效等情况,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十大行动”,制定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有效判定、精准识别和全面排查能力。
聚焦监测预警再精准,赋能智慧防范新手段
以AI技术为引领,以“智慧应急2.0”指挥平台建设为契机,将新建企业监管、预案指令化、综合执法等功能,建立应急数据资源库。加强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智慧分析推演能力,协调落实48个森林防火监测点位建设。建设38个370数字集群固定基站,同步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无线专网建设,建立省、市、区县、镇街、村(社区)五级的应急无线专网指挥调度系统,切实提升“三断”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力。
聚焦指挥体系再流畅,应对抢险救援新形势
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持续提升西安市应急指挥部运行效能,突出事故灾害现场“前指”和应急指挥中心“后指”两个指挥部作用发挥。突出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洪涝灾害救助能力,积极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新模式。建立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社会动员机制,制定紧急情况下预警信息发布推送办法。加快推进全市第二批直升机起降点建设和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健全应急物资调拨体系和调拨规程。
聚焦应急能力再加强,提升基层治理新质效
将加快推进具备应急指挥、专业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应急救援培训教育战训基地和西安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分中心直属考试基地建设。建立应急管理标准库,编制出台事故高发领域技术标准规范。扎实推进国家综合减灾社区标准化试点建设,统筹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成秦岭山区集中安置点改扩建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基层避险安置基础条件。加大物资储备场所建设布局,为2000户以上的大社区逐步投放应急救援胶囊。
聚焦监管效能再提升,树立应急管理新形象
构建行政执法制度体系,规范执法流程、立案标准、自由裁量及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开展企业执法+普法联系点活动,减少入企打扰。推行案件主办制度,推进执法检查全流程管理,狠抓典型案例推广。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建立警示教育、事故复盘、对照检视长效机制。深化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强化问题整改及成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