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职业特点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中国回族的形成基础,决定了其选择职业的特点。历史上回族群众就业的面不是很宽。丝绸之路—起带过来的经商遗风,今日依稀可见。更多的回族群众是屯垦的军士,“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因此回民也就在全国各地务农,从事农耕生产了。务农也有特点,就是始终没有与畜牧业脱钩。这可能与原来“屯聚牧养”从事畜牧生产是有关联的。城市里的回民,从事小本经营的居多。因为没有什么本钱,所以多从事本钱投入少的屠宰业、饮食业。屠宰牛羊可能与养牛养羊有关系。在医药方面出了——些医生,有的还是有名气的大夫。这与阿拉伯医药事业的成就是一脉相通的。从事天文天象观测历算的回民,到了清朝,不要说钦天监没份儿了,就是一般天文工作者也没有了。文艺界出了一些回族艺人、艺术家。这多是因为穷才学艺,学艺不花什么本钱,而且还有地方管饭吃。另一个原因是体现了回族能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惜力,不怕苦,愿贡献,表现得突出。
  
  人们说“回回人会做买卖”,确实,不会做生意不会做买卖,其先民怎么会从阿拉伯等地来东土经商呢?经商在丝绸之路上要经受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把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西亚,进而转口南欧、北非,把香料、药材等运往东土华夏。至于海上丝绸之路,所担风险比陆上丝绸之路更大,甚至有生命危险。今天回民商贾依然活跃在各地。临夏的回回不仅能到兰州将城市的旧家具购回销往乡村,而且跑生意一直跑到拉萨。在拉萨不时可看到临夏的回回来这里做买卖,衣服、鞋帽等日用百货应有尽有。还可以看到身着藏袍的回回阿比第在做云檀香、化妆品、小电器等生意。不仅如此,在四川我们见到从拉萨来的身着藏袍的回族夫妇,男的戴礼帽,女的系花围裙正准备飞往上海采购江浙的呢绒丝绸。
  
  北京、天津、沈阳、银川、南京等地的回民做小本生意、经营清真风味小吃,更是比比皆是。
  
  回族是重商的民族。回回民族从形成之初,甚至在孕育阶段,都是重视商业经济的。这是与重农的汉族在观念上、实践上有很大不同的。可以说回族是中国以商为本的民族,回族的文化观念正好可以补充中华民族以农为本的主体文化的不足。历史上就有“回回善贾”之说。商业是回族人从事的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行业。回族不仅重视国内商业贸易,而且重视海外贸易。

  
  回回的先民,唐宋时代来华的大食人,大多经商而来。唐宋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仅鼓励经商贸易,给以优惠,甚至任用大食商人担任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长官。回回先民经营的海药或香料、珠宝等,当时居于垄断地位。对外贸易成了唐宋王朝的重要收入。回回蒲寿庚这样的商人主持泉州市舶司达30余年,领导着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元《至正集》云:“西域大贾擅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居其津要,专其膏腴”。来的商人中有以“富贵回回”著称的,史书上说“回人善营利”。有专营珠宝的“识宝回回”;还有沟通西域与中原贸易往来的“买卖回回”。北京解放前在前门廊房头条、二条有些古玩玉器行,开店人多为回回。其中最为显要者为老家是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的铁宝亭,号称“铁百万”(百万富翁)。即使在农村或农牧区的回民,也附带经营商业,作为生计的重要补充。今天北京的牛羊肉多为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回回屠宰供应的。据考证,大厂的回民是明朝从南方迁徙过来的,大厂最初为皇家牧场,回民善于畜牧。他们将内蒙锡林郭勒盟的牛羊买下,由回族羊贩子、牛贩子赶至大厂,继续喂养育肥,谓之“沾膘”,减少牛羊的运动量,吃饱草料令其增膘长肥,至春节时即可上市。宰牛业、牛羊肉业、饮食业逐渐成为回族的传统行业。北京宣武门外今天的牛街一带,以宰牛为生的回民就有上万人之多,称为“牛锡房”,不说牛羊肉,就说牛蹄筋,拾掇的干干净净,白白烂烂,一点血迹、一点灰尘不染。回民讲卫生表现在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群众更新观念,走南闯北,学天南海北之技,挣五湖四海之钱。外出打工的回族群众,回乡后,开工厂、办市场,把生意做遍全国,走向世界,被誉为“南有温州,北有临夏”。
  
  回回穷人多。解放前,回族有钱的大财主不是没有,而是很少。穷人小本经营,做小买卖的多。解放后,北京市拟邀请一位有相当实力的回族工商业者参政议政,竟未物色出来。西北的军阀多为财阀,是回族中应入另册的一类。 
 
  务农的回民在回族中占绝大多数。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回民,也不是单纯搞农业种植,而是搞大农业,主要是养牛养羊,搞畜牧业。这是有其历史传统的。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回民,过去就有从内蒙贩羊贩牛供应津京的传统。买回来的架子牛架子羊,要“站牛”、“站羊”,整天给牛草料吃,而让牛整天站着不动使它增膘长份量以便卖个好价钱。关于贩运时节,有“七金八银九碎铜”之说,阴历七月天热正是牛羊掉膘瘦羸的时候,加以长途赶运更是瘦骨嶙峋。贩运至京津,补养一阵,还可赶上秋种一季,使牛的畜力。使役后,屠宰了卖牛肉。八月就晚点了,像银一样的值钱。九月就成碎铜烂铁,不值钱了。北京城里现在卖的牛羊肉,大多是大厂回族自治县提供的新鲜牛羊肉。在内蒙太仆寺旗肉类加工厂,至今尚有大厂回族自治县留在内蒙的何姓代理阿訇,主持宰牛宰羊。民国时期活跃在西北、内蒙到天津的回族商人可看作是丝绸之路上回族商人的遗迹。北京房山县窦店村有位回民乡镇企业家仉振亮。他在村里喂养菜牛,整牛出口到香港等地。由于选用草料精致,喂养精心在意,达标的菜牛出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云南巍山县回辉登村的回民善于把老弱瘦牛精心饲养催膘后出售,1991年成交额达302万元,税利达10多万元。
  
  清真寺的修建,既满足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要,也是其经济活动的表现。回族多围寺而居,一个清真寺就形成一处教坊。
  
  唐宋以来,广东广州成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大食富商最多。为了进行宗教活动,大食人在广州建筑一座规模相当大的清真寺,即今天的怀圣寺(又称光塔寺)。 
 
  福建泉州在宋元时期,也是我国海外通商的主要港口。当时,大食商人到此经商的很多。为了礼拜、祈祷、聚会、议事,他们在宋代即建有清真寺,泉州现存一座古清真寺名为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建筑风格是阿拉伯式的。 
 
  杭州真教寺(又名凤凰寺)。碑文记载,唐、宋、元以来杭州“胡商麇集”,“回回蕃客”市井到处可见。南宋建都杭州(临安),更为繁华昌盛,阿拉伯等地的商人来杭,于是建清真寺。 
 
  元修建京杭大运河,南始自杭州,北迄抵通州。沿河色目人等商旅云集,遂有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南京净觉寺、扬州的仙鹤寺(唐时扬州即为商业繁盛之地)、北京通县张家湾清真寺(运河卸货码头)、通县清真寺。没有回民在那里生活繁衍生息,是不会兴建清真寺的。所以南北大运河两岸商业之昌盛,经济之繁荣,城镇之发展,是有着回族商旅的一份功劳的。
  
  通过“香料之路”和陆地的丝绸之路,大食商人和西域回回不仅将中国的名贵绸缎输往东南亚、西亚,以至欧洲,还把当地的药材、香料、调味品(如胡椒)传到中国。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些植物蔬菜花卉传到中国。例如:
  
  菠菜:唐贞观时此种蔬菜传入中国,原产波斯,谓之波斯莱或波菜,是经尼波罗国(含尼泊尔)传入华夏的。
  
  指甲花:原产波斯,宋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此译为“海药”,阿拉伯语的明代音译。宋时回回人用此花制成染指甲颜料。
  
  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回族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回族的职业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科技等各行各业都有回族人,并涌现出一些知名人士。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