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常出没 持卡当小心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8月底,厦门市公安机关破获了首例利用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这个诈骗团伙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就作案51起,诈骗金额100多万元。被骗的不仅有大学生、商人,也有金融、政法系统干部。一时间,在持卡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发卡行为此也不断地发布消息,警示持卡人,小心“李鬼”,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银行卡越来越普及,由此引发的银行卡诈骗也不断增多,且不断升级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近来比较猖獗的银行卡短信诈骗活动,日前又出现“升级”版本。他们假冒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利用手机短信,甚至直接打电话的方式,编造貌似合理的理由,利用部分持卡人尚不具备基本安全用卡常识的缺点,诈骗银行卡资金。

  据中国银联调查,不法分子惯用的手法是:假冒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向持卡人发送短信或打电话,假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或卡的信息资料被泄漏,诱骗持卡人拨打虚假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持卡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后,在语音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后转为人工服务,诈骗分子以所谓银行或银联的“工作人员”的名义,再次告诉致电人,其银行卡“确实”发生了虚假交易,并称其银行卡资料可能泄露、已被伪造,要其到公安机关的所谓“金融犯罪科”报案,并提供公安机关的所谓报案电话。同样,诈骗分子以警察的身份,言之凿凿,进一步诱使持卡人上当,告诉持卡人为避免损失,应联系“银联”或银行,诈骗分子再次冒充所谓银行或银联的“工作人员”,要求持卡人到ATM上修改“二维码”,诱骗持卡人在ATM进行相关操作,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预先以虚假身份,在银行开立的银行卡账户内;或者直接以提供“安全账户”为名,要求持卡人转账。得手后,不法分子很快通过取现、转账等手段窃走资金。

  鉴于此,为了打击假冒银联、银行、公安等工作人员名义,针对银行卡的诈骗活动,中国银联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公安机关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和努力。一方面,发动各地银联组织,积极联系报纸等大众媒体,采用各种报道形式,揭露短信诈骗、电话诈骗银行卡资金的事实,提醒人民群众的注意。另一方面,与各家银行积极沟通,合力普及用卡安全常识。此外,还将诈骗短信案件积极反映给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推动公安部相关部门,发文给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打击力度。

  诚然,由于中国银联以及各家银行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配合公安机关进行了主动打击,短信诈骗活动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还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依然有个别不法分子心存侥幸,依然会演变出种种诈骗手法。

  如何有效防范,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联有关人士,他提醒广大持卡人:首先要增强防范各类短信诈骗意识。目前银行卡取现以及消费的短信提醒业务,只有部分发卡银行开通,且正规的短信内容必定包括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或卡号的最后若干位数)。由于发送虚假短信的不法分子并不知道持卡人的真正卡号,因此虚假短信中不会包含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信息;其次是增强安全用卡意识。尽管不法分子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手段不断变换,花样层出不穷,比如冒充中国银联、发卡银行,甚至公安机关,采用短信、邮件、电话通知、信函等方式行骗,巧妙利用部分持卡人的担心资金安全的焦虑心理完成作案。但是,对付这些银行卡骗术并非难事,只要持卡人认真阅读发卡银行提供的有关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具备基本的用卡常识,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账户信息,更不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诈骗分子就无计可施了。再次是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建议收到类似短信的持卡人,积极向警方报案。如果对自己的银行卡消费确有疑问,应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或者致电各发卡行的客服热线、中国银联客户服务热线95516等,在未经中国银联和发卡行客服中心核实前,请不要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