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后悔”保单的诊断报告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编者按:家住北蔡的陈阿姨日前来信讲述了一段在银行买万能险的经历。她的例子也许有点极端,却并非个案:在业务员有误导之嫌的情况下,买了一份不合适的险种,不到1年又要退保,如今自己要承担不少损失。陈阿姨一再表示,希望大家能够从她这段“冲动”的投保经历中汲取一些教训。 今天我们将其刊登出来,为她的保单诊诊脉,也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症状】

  万能险两份,保费各5000元,要求退保

  去年10月30日,陈阿姨在银行柜台投保了两份某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但随着对万能险的了解,现在想要退保的她却陷入了无尽的烦恼。

  57岁的陈阿姨家里条件并不宽裕,银行户头上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存款,打算储蓄起来留着养老及应急之用。到银行柜台上,一位业务员的介绍却打动了她的心。“业务员告诉我,这个万能险每年的保底收益有1.75%,不扣利息税,而且进出方便,什么时候要取现都可以,还附加了5万元的保额,比银行储蓄要划得来。我心里一比较,可不是更划算么。”眼看着几个朋友也买了该产品,陈阿姨当即决定将储蓄换成保险,给自己和老伴各买了一份,每份5000元保费。

  今年8月,陈阿姨从一位朋友处得知万能险原来并不适合老年人购买,所谓1.75%的保底收益并不是针对全部的保费,只是进入投资账户的部分保费而言。如此平摊下来,1万元的保费1年1%的利息都不到。心怀忐忑的陈阿姨有了退保的念头,但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却告诉她,现在退保,1万元只能退给她3500元左右。陈阿姨懵了,当初不是说可以“进退自由,提现方便”么,怎么半年多的时间钱却缩水了60%多?她对业务员当初没有如实告知气愤不已,也对自己没看清楚保险合同感到十分懊恼。

  【诊断一】

  万能险是储蓄替代品吗

  我们先来看需求。陈阿姨的需求十分明确,就是用来替代储蓄,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要兼顾应急所需。

  诊断分析:“万能险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理财产品而不是保险产品”,这种定义在保险行业内并不鲜见。万能险本身属于投资型险种,其保底的承诺和投连险、分红险相比,对有理财需求的市民而言确实很有吸引力。目前一般保险公司万能险的保底收益都在年收益1.75%至2.5%,同时还提供一个投资回报率。即在保底承诺的前提下,还可能收益上浮。实际的情况是,目前各公司的万能险收益确实表现不错,一般都在3%以上,个别甚至达到4.4%。
 这里需要着重注意的是,所谓年收益不是所交全部保费的收益,而是在扣除初始费用、保障成本之后进入投资账户资金的收益。以陈阿姨保单为例,交5000元保费后,保险公司要扣除各种费用,称之为初始费用。这项费用并不是投资期或缴费期内平均分摊,而是按逐年递减的方式收取。第一年缴费时扣掉60%,即3000元,第二年缴费时扣掉40%,到第六年开始缴费时扣掉3.5%。短时间看,这里的初始费用相当高,这意味着第一年最多只有2000元能计入陈阿姨的投资账户,才能享受1.75%的保底收益。但放长时间看,如果上了10年、20年,这笔初始费用平摊到各年就会减少很多,如缴费20年,平均不到10%。尤其是每年缴费超过5000元,超过部分只扣10%初始费用,这样摊薄的力度更大。如每年1万元缴费20年,扣除持续交费奖励金累计3400元,初始费用年均比例只有5.075%。所以,所谓万能险费用不高,是要在长期连续投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此外,所谓“进出方便,提现自由”,也并不像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那样简单。因为投保人从万能险投资账户(注意:是投资账户,而不是全部保费)提现,一般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手续费。如平安人寿,每年前两次部分支取,不收手续费,以后每次支取,手续费20元;友邦保险每次支取收手续费25元。

  诊断结果:单纯将收益率与银行利息相比,就得出万能险比储蓄合算,然后仓促投保是许多投保人事后后悔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保险公司对万能险的设计无疑体现了这样一个思路:就是希望投保人将其作为一个终身产品,长期投资,不要退保。陈阿姨事前没有对万能险作具体了解,从该险种的特点来看,投资越高年限越长投保成本越低。但陈阿姨家庭并不宽裕,相对而言,投保成本会更高;而扣除成本之后,投资账户中的资金已经不多,用于应急会捉襟见肘。这样看来,这份保险显然未能满足陈阿姨的需要。

  启示:作为一款侧重理财的险种,万能险对于年轻人、中年人,家有闲钱打算长期投资者,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但不管是谁,投保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一些细节:银保不等于储蓄,选择后者,要保障和收益,就可能损失一些资金的灵活性,所谓熊掌鱼肉不可兼得;了解收益是预期还是保底,是针对全部保费还是部分;清楚保险现金价值如何计算,这关系到退保时自己能拿回多少钱;还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是偏重理财还是保障多一点。
  【诊断二】

  万能险不适宜老年人

  我们再来看年龄。陈阿姨已经57岁,老伴年龄更大。

  诊断分析:前面提到,除了初始费用之外,还要扣除保障成本才能计入万能险的投资账户,也就是保险公司额外承担的身故风险,这部分风险相对应的成本。与传统保单的费率计算方式不同,万能险保障成本的费率计算依据“自然费率”,而不是“均衡费率”,即会根据风险发生的几率而定。年纪越大,风险概率越高,要缴纳的保障成本就会越多。

  以陈阿姨的保单来看,女性38岁以前每千份危险保额不到1元,即5万元保额的保障成本不超过50元。但随着年龄增长,成本不断提高,57岁时的每千份危险保额为6.66元,58岁时则要7.37元,即陈阿姨缴纳保费的第一年就要付出333元的保障成本,第二年则要付出368.5元。由此可见,老人买万能险并不合算。

  诊断结果:扣除了保障成本,陈阿姨首次缴费真正计入投资账户的资金应该是:5000元-3000元-333元=1667元(不含缴费奖励)。这意味着,她第一年退保的话,能退回的资金就是这个数了。但是以她现在的年龄继续缴费的话,10年之后,她的保障成本将为912元,20年之后,达到2449元。即便初始费用在逐年下降,但由于保障成本增长迅速,实际上每年能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仍然不多。这种情况明显有悖陈阿姨当初投保的初衷。当然,除非陈阿姨将万能险的保额设定得尽量小些,以此减少保障成本,但这样万能险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陈阿姨也还需要购买其他种类保险来弥补不足的基本保障额度。

  启示:对年纪大的投保人来说,选择保单时,不妨选择一些传统型的保单,如寿险和分红险。而年纪尚轻的投保人买一份万能险自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规避每年渐增的保障成本,也可以缩减保额和选择在保障成本过高之前可以终止保单。而且终止缴费之后,保险公司也不再收取初始费用。

  诊断手记

  有种局面叫“尴尬”

  就陈阿姨的情况采访保险公司时,一位资深专家叹息:她这样的状况比较“尴尬”,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所幸的是,在记者联系之下,保险公司考虑到业务员确有误导之嫌,而陈阿姨经济状况也不太好,退保时愿意双方协商各自承担部分损失。虽然教训已经注定,但能有这样的结果,陈阿姨已经感到可以接受。

  尽管如此,整个并不复杂的事情当中,却让记者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尴尬。

  陈阿姨的这份保单是尴尬。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投保人大呼买了“骗人保险”的情况,抛开非法保单等情况不计,大多数所谓“骗人保险”都属于不合适的人买了不合适的险,从而造成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保险公司面对退保是尴尬。当初设计前低后高的保单现金价值,很大程度也是为退保建造一个高门槛,尤其希望让投保时间不长者望而却步。因为退保对于保险公司投资运作而言,很容易造成资产难以控制的情况。但就是这高昂的退保费用,令投保人更加感觉买错了产品,悔青了肠。

  保险业务员队伍的良莠不齐最是尴尬。莫说有的代理人故意隐瞒保险条款,或者夸大事实来劝人投保;有的就算没有故意之心,但面对复杂的保险条款,自己都没搞清楚,更别说向客户推荐合适险种了。像万能险,由于设计灵活,情况更加复杂。此前本报记者曾经到银行柜台了解万能险情况,虽然保险业务员需要考核上岗,结果仍有许多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就是这样许多的尴尬,让一张张写着“后悔”的保单产生了。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