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精简业务 提升业绩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市场、营销与设计人员总是承受强大的压力,企业在强化品牌、提高公司盈利的名义之下,要求他们推出更多的产品,争取新的客户,开拓新的市场。但许多经理人在实现增长的冲动之下,忘记了所有这些活动有其另一面。有些经理人为了提高营收,可能引入成本高昂、难以管理的复杂做法,这事实上会冲淡品牌力度,拖累总体盈利。

  总部位于纽约的美世管理顾问公司董事杰米·博诺莫(JamieBonomo)与安迪·帕斯特奈克(AndyPasternak)指出,当经理人开始花费太多时间用于品牌扩张与增长,而忽视由此带来的成本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由于有更多的品牌进入更多的市场,经理人就越来越难以方便地对成本追根溯源,并且这样做还模糊了单个品牌对利润的贡献程度。到最后,所有这一切使得高层经理人难以正确地决定该以什么样的价格,向哪些顾客,推出何种产品。

  企业往往发现,自己确实需要精简品牌及市场的数量——否则就会面临利润下降之虞。

  人们曾广为引述纽威尔-乐柏美公司(NewellRubbermaid)的例子。该公司曾凭借优质家用塑料制品(例如储物箱、垃圾桶和餐具)系列建立起来的声誉而拥有强大的品牌。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开始源源不断地推出数百种带乐柏美品牌的产品,还收购了数家企业,那些企业生产的物品多种多样,从书写工具、像框到清洁用具。突然之间,公司要管理包含数百个品牌,数千种产品的多元组合,制造与分销网络遍及200多家机构。

  结果如何?虽然纽威尔公司的销售收入略有增长,公司的营业毛利在过去的五年里却持续萎缩。换句话说,增加产品与品牌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净收益。相反,它让业务更加难以管理,并产生冲淡总体品牌力度的边缘品牌成分。

  而在另一个例子中,某家美国电脑厂商对自己的品牌与产品作了细致分析,发现其中有一些所贡献的营收或毛利微乎其微。

  经理人在评审中发现,公司的许多低销量产品仅仅扩大了有限的客户范围,带来微薄的营收及毛利,但却大幅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到头来,公司发觉自己动用了20%的资产来支撑边缘性的品牌与产品。

  显然,要让品牌发挥盈利性,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配合。博诺莫与帕斯特奈克提出,提升品牌的综合表现首先应被视为一种“梳理业务”的操练。这要求企业做一次彻底的调查,以便让所有经理人了解哪些客户、品牌与产品线赚钱,哪些赔钱。然后,领导人必须做好准备,做出坚定决策削减低毛利品牌与产品,这样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支持对底线业绩贡献最大的品牌。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