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言评说]
《襄阳记》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
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
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亮纳其策。
在这里,马谡从当时蜀征西南这一特殊的作战情况出发,提出了“攻心为上”的策略。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坚持“和抚”政策,使其归服。从西蜀刘氏政权统一天下的战略全局来看,对西南的平定绝不在于一次军事上的胜利,关键是要把西南变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后方,以利于将来集中兵力,逐鹿中原。虽然蜀军可以凭武力打败孟获,但一旦中原战事紧张,西南仍会随风而起,“其反必速”。
这一分析,点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堪称高瞻远瞩之见。孔明听了马谡的意见后,不禁为之禁叹:“幼常(马谡)是知吾肺腑也!”此谋使孔明信服,才演出了对孟获“七擒七纵”的传神的战争活剧。
攻心为上,是对《孙子兵法·谋攻篇》中“上兵攻谋”思想的继承,其宗旨就在于通过斗智斗谋,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目标。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孙子这些精辟的思想,都贯穿着“攻心为上”的“主题歌”。
在战争史上,高明的统帅对敌手施计用谋,多着眼于“服其心”,注重从精神上给敌以威慑、瓦解和征服。
在商业领域,攻心的策略运用得最多,最普遍,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更需要从“攻心”入手,赢得顾客的芳心。
[应用指引]
美国有位推销大王名叫吉诺·鲍洛奇,他对顾客的消费心理琢磨得十分透彻,而且极为善于运用价格策略来达到攻心的目的,人们都称他为怪才。
例如,许多传统的商人在商品的定价上都习惯于定位为“在整数上差一点”,像0.99元,0.44元等等。
将价格定在0.99元比定价1元少不了多少,在顾客的感觉上却是几毛钱与1元钱的距离,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定价方法,市场上的定价几乎都遵循着这个原则。
20世纪50年代,重庆公司的杂碎罐头上市时,按照产品成本和商业界惯例,每听的价格不超过0.5元。负责销售的经理建议价格定在0.47元到0.49元之间,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但是,吉诺却反对这样做。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订价方式太传统了,没有一点现代色彩,不利于从价格上“攻心”。
于是,他建议定价为0.59元。
他说:“0.49元的价格被用得太滥了,没有新鲜感,顾客对比早已厌倦。甚至将它视为一种欺骗行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0.5元以下的产品是低级品,0.5元以上的才是高级的,一般家庭都尽量避免购买0.5元以下的廉价货,以免被人笑话。将价格定为0.5元以上,又不太贵,才有利于吸引顾客的。”
这种观点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为了更有利于打攻心战,公司在促销活动中,又打出了“让一分利给顾客”的宣传口号,仿佛该产品应该定价为0.6元,是因为要让利一分才定价为059元的,市场销售的结果表明,吉诺的做法完全正确。
在现代商战中,“攻心为上”的策略在广告上运用得最为普遍。现代广告战简直成了攻心战。谁的攻心手法更为有效,那么谁的广告便见效,这几乎成了广告界的铁律。
在被称为最难做的广告中,寿险广告最难攻心,因为人们都普遍忌讳谈及生老病死伤残之类不吉利的话题。京华保险公司的广告却十分巧妙地利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令人提神的广告词是:“当你成为灰烬后,请把经验告诉别人……”配合的广告画而是:一叠叠台币在烈焰中燃烧……
保险涉及人的生命和财产,这是人生中一件大事许多人却漠然置之。针对这种大众心理,广告用一种起了老百姓的关注。不投保,出了事与烧钱无异!
于是,人们对保险有了新的认识。
这样,攻心的效果便达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