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津河谷中的吾木尔台墓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10月的阳光照在布尔津河谷的这一片土地上,远处的林木与近处已经收割过的大豆田色彩分明。这里曾经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是西域草原文化的主要活动地之一,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留下了大量以石人、岩画、鹿石、古墓为代表的草原文化遗迹,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人文景观。

  吾木尔台墓就是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古墓。

  吾木尔台墓位于布尔津县杜来提乡东北布尔津河东岸,南距布尔津县城16公里。在一大片农田之中,吾木尔台墓有些孤独地立在那里,但主墓高高的尖塔,以及尖塔上的新月,远远地已经向人们透露了许多西域的历史信息。

  吾木尔台墓的墓主是民国时期阿勒泰地区四大“比”之一——吾木尔台及其两个养子,其旁陪葬墓据传为吾木尔台的老师,墓室呈开放状显露。吾木台尔是哈萨克族,布尔津县人(1842年—1943年),9岁时继承其父行政长官“比”之位,历任“副总管”、“台吉”,1915年被任命为“辅国公”,60岁时因去麦加朝拜过,所以又被称为“哈吉”,因此,当地民众尊称他为“比哈吉”。

  吾木尔台生前管理着阿勒泰哈萨克族加迪克部落的大部分,生前因不随意增加苛捐杂税,公平处理民间纠纷,提倡民族团结,使他管理的部落中的人民生活富裕,而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爱并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去世后,部落人民请当时塔城有名的工匠巴牙泽为他设计修建了此墓,供后人瞻仰拜谒。

  吾木尔台墓用本地烧制的长条砖和花砖砌成,建筑墙体为内土坯外包砖结构,墓门朝东北方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墓高12米,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风格独特、造型美观,是阿勒泰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哈萨克族近、现代优秀建筑。

  据史料记载,1933年冬,吾木尔台去世后,因天寒地冻,原墓为土坯砌筑。1934年春,墓体建成。后来,由于农业的发展,吾木尔台墓逐渐处于农田的包围之中,常年被灌溉水浸泡,加之70多年的风雨剥蚀,古墓底部已有明显松动,墓内部和围墙都出现了许多裂缝。1998年,布尔津县对该墓主体进行了维修,用现代条形砖修葺一新。吾木尔台墓分主墓及陪葬墓两部分,主墓又分南北两部分,一为长方形,一为圆形。并通过墓门相连成一个整体。主墓南边部分,下为砖砌圆柱体,上部为圆柱体逐渐上缩成一点,上附一新月标志。主墓北边部分的建筑呈长方体逐层上缩,共4层,上有3个顶点及3个新月标志,中间大者象征墓主吾木尔台,两边小者象征其两个养子。两座陪葬墓原为木板建筑,后改为砖木结构,现在,其中一座陪葬墓根据原貌已经恢复为木板建筑——没有去皮的自然古朴的原木一破两半,从四边呈弧线形逐渐向上收缩为一点——这样的古墓在其他地方还很少见到。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老百姓非常爱戴和尊敬吾木尔台,在他去世时,为他建造了这座墓,建造用的砖,都是用马从俄罗斯拉来的,砖缝间没有用稻草而是割了500匹马的马鬃,人们有什么烦恼、心事都会到吾木尔台的墓前,向他倾诉。

  伊斯兰风格的吾木尔台墓,1993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设定了围栏,建了保护范围。1999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至10月,自治区文物局拨付专款维修此墓,彻底恢复了古墓原貌。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