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到中游

来源:  投稿人:王霄飞   浏览次数:

朋友们:
    和许多在城市中长大的朋友们一样,我在看到真正的河流以前,早已熟悉了大街上的车流和人流。几个月前,我又加入了准备托福考试的人流之中。我所在的辅导班教室门口的过道很窄,每到下课的时候,大家只能十分缓慢地鱼贯而出。在蠕动的人流里,我听到有人笑着说:“托福,I love this game!”
    听到这话,我也忍不住笑了。我不免有些佩服这位同学的乐观。因为我那时的心情,与其说是在希望中欢乐,倒不如说是在苦难中忍耐。一年前,听了从美国归来的闵维方老师的精彩报告,我便决心要到国外学些东西回来。可是,向目标走着走着,眼前却突然模糊起来。翻开那厚厚的听力书,吸引我的是结束语中的一句话:“谦虚曾使我们进步,而现在正是盲目的自卑自贱使我们步履蹒跚。”
    于是,我开始了艰难的思索。今天,我站在讲台前,深深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思考的结果展示给大家。
    我曾经怀疑在托福的人流中,有多少人会执着地出去,又无悔地回来。一天,我和一位准备参加托福考试的好朋友谈到出国,他一字一顿地讲:“出去可以,但关键是要回来,国内才有我们的用武之地。”近三年来,留学生回国以每年13%的数量递增,更消减了我的疑惑。
    我曾被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动。闻一多离开美国回国的时候,刚一登岸马上面对着欢迎的群众,把全身的衣服脱了,只剩一个短裤,随后把衣服扔到了大海里面。今天的年轻人,不再模仿闻一多的行动。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方式,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选择,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激情。
    我曾无数次地想,当代青年的激情与八十年前有怎样的区别?的确,那些豪言壮语,经过千万次重复,仿佛变成了生硬的躯壳。其实,今天的青年,与五四运动中的新青年,有着相似的情感,只不过在这和平建设的时代,同样的冲动被浓缩、被珍藏。请听现场直播朱基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请看中国运动员桑兰阳光般明媚的笑容:桑兰,被评为1998年的英雄,成为美国青年人的榜样,在身体只有五分之一有感觉的情况下还在为国争光。
    经过这样的思考,我的心情似乎有了头绪。前两天,我在图书馆里随手翻开一本画册,看到那奔腾的黄河之水,我的眼前顿时一亮:现代青年的精神,不正像一条河流吗?
八十年前的五四精神,像上游崇山峻岭之间翻滚咆哮的河水。八十年前的青年,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被赋予了保卫它的使命,被召唤用行动证明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今天的青年精神,像中游的河水,水量更大,更适宜航行,灌溉着更多的田地。河到中游,美得丰满,美得深刻。现在,号角又在召唤我们这一代青年:不是战斗,尽管我们需要拼搏;不是舍生忘死,尽管我们需要奉献牺牲。让我们记住蔡元培先生的话:“希望诸君专心求学”,“这是救国最好的方法”。
    河到中游,支流纷纷汇入,壮大了河流,给河水带来了新鲜的力量。这正如任何一个青年群体,都不可能单独奋斗。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
    河到中游,流速减慢,泥沙也沉积下来。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一滴清澈的水珠,不要成为加高河床的石子。
    河到中游,会有更多的蒸气升入天空,也会有水渗入地下。它们回到河里,能从天上氧气、从土壤里带来有机质,使河水丰富多彩。我们中的一些人,或许成为这样的水滴。只是不论飞到天涯海角,都别忘了哪里是我们的家。
    青年精神之河,属于青年,但不仅仅属于某一代青年。我们北大之精神,属于北大青年,更属于全国青年。马寅初先生说过:“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目的。”
    我在中国近现代的留学生中,找到了这样一位楷模——周恩来。年轻时,他东渡日本,明白了军国主义救不了中国;他远赴欧州,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最后,请允许我用赤诚的心灵把周总理的诗略做改动,奉献给大家:
    大江歌罢掉头东,
    少年不泯报国情。
    面壁十年图破壁,
    万里神州多英雄。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