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昨日,深圳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第一批划线工作顺利结束,深圳中考招生政策迎重要调整——新增“接受走读调剂”选项。
在当日公布的第一批录取标准中,首次将录取标准细化为住宿类与走读类双轨并行。各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对应住宿生、走读生两大类别分别划定。
录取标准公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变革也标志着深圳高中招生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跨越。
设置“走读选项”背后用意何在?
记者采访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扩大公办普高学位供给,今年在确保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挖潜校舍资源,新增了一部分不提供住宿的走读生招生计划。实施走读计划,有助于更多符合条件的考生进入优质高中就读,满足考生、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这一政策调整正是基于深圳高中学位供给持续扩容的背景。
从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深圳市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安排招生计划13.7万个,较上年增加约0.9万个,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7.4万个,较上年增加超0.5万个,全市普高录取率超73%、公办普高录取率超52%,均较上年有一定增长。
在学位供给总量提升的基础上,通过住宿与走读分类招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让教育选择更加精准匹配学生需求,同时也缓解了部分学生因住宿资源紧张而无法就读优质高中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双提升。
录取分数线公布后家长反响如何?
今年5月,走读政策一出,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对于“边缘分数”的考生是个利好。昨日高中阶段第一批录取标准公布后,家长的反响热烈。
家长高女士分享了自己孩子被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录取的消息。她表示,“我孩子刚好560分,这个分数要没有达到住宿类分数线,如果是往年,就没办法读深大附中了,好在今年有走读政策,我孩子刚好过了走读的分数线。”
政策刚出来的时候,家长张女士挺开心的。她称,今年考生增加,新扩建学校不多,走读新政增加了学位,有效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感觉深圳市教育局在出台政策前进行过摸底调研和比较调研,态度审慎,比较稳妥。”
当天分数线一出,张女士对比后发现,“有的学校住宿和走读录取分差较大,超过了预期,选择走读能享受到降分录取的红利。”提到走读生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张女士希望学校在晚自习、交通安排和组织等方面能够积极保障,统一协调走读生和住宿生,让走读生与住宿生享有同等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质量。
探索走读政策
其他城市已有先例
记者调查发现,深圳并非首个探索高中走读政策的城市,此前已有城市通过灵活就读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深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4年,为满足学生和家庭的多元需求,东莞市共有12所公办普通高中招收走读学生共980人。今年,东莞市教育局在《关于做好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考生报读有走读生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时,可勾选“接受走读调剂”,参与该校走读生录取。这一政策与深圳类似,均通过“住宿+走读”双轨招生,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心仪学校。
外省也有类似例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月23日发文表示,该校所有录取学生(含指标生、统招生、推荐生等)均可自主选择“走读”或“寄宿”模式:选择走读者在校本部(山师北街3号)就读,选择寄宿者则安排至幸福柳分校。
从两地的实践来看,高中分类招生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匹配需求”——通过细分住宿与走读选项,既缓解了住宿资源紧张问题,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同时为公办高中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学位供给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于住宿走读两类录取五个核心问题你要了解
1、什么是走读调剂?
答:在第一批选择的16个公办普通高中志愿中,考生可在已填报的志愿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超过4个学校勾选“接受走读调剂”。
2、走读生是如何录取的?
答:对于同时具有住宿和走读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
●如果考生没有在该学校志愿勾选“接受走读调剂”,系统在投档时只检索该学校住宿计划是否录满,如果住宿计划未录满,则作为该校住宿生出档,如果住宿计划已录满,则检索下一个志愿学校。
●如果考生在该学校志愿勾选了“接受走读调剂”,系统在投档时先检索该学校住宿计划是否录满,如果住宿计划已录满,再检索该学校走读计划是否录满,如果走读计划未录满,则作为该校的走读生录取,不再参加后续志愿的投档,如果走读计划已录满,则检索该学生下一志愿学校。
3、录取为走读生入读后可转住宿生吗?
答: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接受走读调剂”且被录取为走读生,不能要求跳转到后续的志愿学校录取,也不得在录取后要求转为该校的住宿生。
4、录取为走读生可退档转录其他学校吗?
答: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接受走读调剂”且被录取为走读生,不能以无法住校为由要求退档转录其他学校。
5、指标生能不能走读调剂?
答:不能,走读调剂只能在第一批普高志愿中勾选,且最多勾选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