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演艺产业需众擎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形态已经不再只满足于自然景观的“到此一游”,“自然景观+文化体验”逐渐成为旅游的新业态。近10年来,新疆本土企业利用丰富的民族歌舞艺术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新疆重要的旅游节点布局旅游演艺并发展成为新疆旅游重要的业态。新疆如何利用丰富的民族歌舞艺术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快推进新疆旅游演艺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喀纳斯盛典》演出场地外景。  

 《喀纳斯盛典》演出场地外景。(图片由吐鲁番欢乐盛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旅游演艺成为一道新“景观”

  旅游演艺是文化体验最好的表现手段,随着各地国有、民营资本大举进军旅游演艺产业,我国旅游演艺产业异军突起。

  我国旅游演艺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1982年9月陕西省歌舞剧院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但由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待来访的国家元首和政府官员,因此严格来说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演艺产品。

  将艺术演出与旅游文化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旅游演艺新模式的当属深圳华侨城集团,即1995年7月由中国民俗文化村推出的“中华百艺盛会”和12月世界之窗推出的“欧洲之夜”。其中“中华百艺盛会”当时参演人员达500人,总投资800多万元。2004年广西阳朔推出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则标志着我国旅游演艺新阶段的到来。

  短短数年之内,旅游演艺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中国一道自然—人文新“景观”,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助力,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附加值。浙江杭州《宋城千古情》、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云南昆明《云南映象》、陕西西安《长恨歌》等一批优秀的旅游演艺产品品牌剧目,以其清新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态与营销方式,成为受游客青睐的文化精品,在中国演艺市场的传统格局中,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呈现出一个南北东西各展风采、民营国有百花齐放,品牌产品声誉日隆的态势。

  新疆旅游演艺宣传本土文化

  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旅游演艺对当前宣传新疆、去宗教极端化,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与繁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新疆社会稳定以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具有积极作用。

  新疆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的“助兴型”产品,以“葡萄架下的歌舞”为代表,主要是旅游景区和大型酒店为丰富景区内容或餐饮促销应运而生的一种助兴表演,小而散、自娱自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及其旅游演艺的不断升温,以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宴艺”“二道桥大剧院”“君邦天山大饭店演艺”等先后的呈现,演艺产业发展进入到拼盘型阶段,这个时期的新疆旅游演艺主要集中在新疆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乌鲁木齐,有专业的主创团队和固定的经营场所,演出团队规模较大,但剧目无表现主题、无故事脉络、内容庞杂。目前,发展到第三阶段形式,即“主题型”,以“吐鲁番盛典”“印象二道桥”等为代表,相比前两类产品,这类产品往往创作团队更专业,有故事脉络可寻,且完全展现的是新疆本土文化,品质更高。

  对于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可以极大地丰富游客在旅游地的夜生活,延长游客在旅游地的逗留时间,从而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相关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成百上千的就业岗位,包括演艺团体聘用以本土为主的演职人员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从业人员,既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关于新疆就业的政策要求,又保持产品的地方特色及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服饰和美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旅游演艺也就成了旅游目的地的最重要的形象代表和最直接的宣传手段。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